一线传真丨田争光:采集咽拭子,我是党员,我来!

新冠肺炎的确诊,必须通过咽拭子标本。但是在采集咽拭子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摩擦咽喉壁,会引起患者的咳嗽,因此会导致大量携带病毒的气溶胶向四周扩散,这是采集医护人员必须面临的风险。 每采集一份咽拭子的标本,就意味着要去承担这样一个风险。

田争光将采集好的咽拭子标本放进密封罐中

“谁来做咽拭子标本采集的工作?”“我是党员,我来!”作为全区所有乡镇里第一个开展这项工作的人,田争光坦言,当时内心还是有点害怕的,但是这项工作必须有人要开展下去,所以他主动请缨,在最初医疗防护措施并不完善的情况下,冒着巨大的风险,开展咽拭子采集工作。在他的带动下,子陵中心卫生院的其他医护人员也陆续请战,加入到留观区的工作中来。

田争光核对咽拭子标本采集信息

因为发热病人需要全天候的观察,所以子陵中心卫生院实行24小时值班制,三班倒,每一班至少工作9个小时以上,但实际上田争光和救护车司机解子聚必须24小时待命,因为除了在留观区工作,他还需要运输发热病人、将咽拭子标本送至疾控中心,“不知道车上的病人具体是什么情况,最后诊断结果又会怎样。”田争光说,担心多少会有一点,但当急救车警笛拉响,开在接送发热病人的路上,心中的更多的是一份坦然,“希望车能在开快一点,早一分钟检查、治疗说不定就能多挽救一条生命,挽救一个家庭。”截止到2月13日,田争光累计接送发热人员达110多人次。

田争光(左)和救护车司机解子聚(右)

“因为每天长时间穿点防护服,很难喝上一口水、吃上一口饭,工作服加套防护服、隔离衣、口罩、护目镜、胶鞋、双层手套......这些护具的透气性很差,一天下来,身上全都是湿透了。” 说到让田争光最难忘的一件事,他想起了一次他送解除隔离的一家三口回家,一名患者激动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你们这帮医护人员,没有放弃我,照顾我的家庭,帮助我检查、治疗,如果没有你们,那我真的不敢想象......” 与此同时,在东宝区疾控中心的岗位上,田争光的妻子任静也冲锋在前,她主要负责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围绕确诊、疑似病例的接触人员开展调查,每天统计全区有多少发热病人,并将数据收集汇总后上报至区防控指挥部,她每天早上六点多出门,晚上十一二点才能回家。

田争光的妻子:任静

在田争光的讲述中,可以感受到他的乐观和坚强。唯独提到他才上初二的女儿时,他一度哽咽了,他说:“其实觉得挺难过的,因为我们夫妻两个每天都早出晚归,她都是自己一个人待在家里。” 田争光的女儿田梦颜今年13岁,在子陵中学上初二,自疫情发生以来,她自觉响应政府和学校的号召在家隔离。 田争光表示,女儿是家里的独生女,以前没做过家务活,更不会做饭。现在这段时间都学会了,自己洗衣服、干家务活、还学会了煮面条和做番茄炒蛋。他说:“女儿很支持我们的工作,感觉女儿更懂事了,知道患者离不开我们,比以前更理解我们了。”

田争光的女儿田梦颜,早起为父母做爱心早餐

田争光就住在卫生院的家属区里,每天很晚才能回去,回家之前,他一定会用酒精冲洗自己好几遍才敢回家,生怕会影响到自己的孩子和妻子。 在他心里,鼻梁被口罩磨破、脸颊被勒出印记、夜以继日的的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都不算什么,只有患者脱离危险、痊愈走出卫生院的大门才是他最大的欣慰。 “现在所有一线的医护人员都是这样,我所做的没有什么特别的。”田争光笑着说到。

留观区医生护士合影

坚守仍在继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白衣战士,田争光正在用他的实际行动和坚定的信心鼓舞着大家,坚守初心,勇担使命。

来源:圣境子陵

责编: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