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当前形势,为做好重点场所消毒工作,制定本指南。
一、农贸市场的消毒
(一)范围:农贸市场地面、墙壁、运输车辆、笼具、砧板、宰杀工具、称量工具等,以及可能受污染的其他场所、周边环境和物品。
(二)频率:每周1次。
(三)清洗消毒程序与方法
1.人员防护:清洗消毒人员应穿戴N95医用防护口罩、工作衣(加穿防水围裙)或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带帽)、长袖橡胶手套、长筒胶靴等,护目镜、防水袖套。
2.步骤
第一步:消毒浸润。在清除垃圾污染物及清洗相关工具和场地前,先用5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84消毒液按10倍稀释)充分喷洒,至消毒液湿透被消毒场地浸润15分钟。
第二步:清除。必须把市场各门店内下脚料、垃圾、废弃物等污染物清除干净,装入塑料袋后用5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润湿后,将垃圾污染物密封,集中运送到指定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三步:清洗。用水(推荐用高压水枪)将相关工具(运输车辆、笼具、砧板、称量工具等)和场所(地面、下水沟渠和店面周边环境)等进行充分清扫冲洗至无垃圾杂物残留,并疏通污水排放。运输车辆等使用后需在指定位置进行清洗。
第四步:再消毒。对已彻底清洗的工具和场所等再用1000-3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84消毒液按50倍至16倍稀释)等进行全面的喷洒消毒处理(作用30min以上)。相关用具物品也可使用专门清洗消毒池(有效氯1000-3000mg/L)进行浸泡消毒30min以上。对不耐腐蚀的用品,消毒作用至规定时间后可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第五步:结束处理。清洗消毒人员脱去防护用品,将围裙、工作衣、用具等用品用清水洗净晾干,并清洗消毒双手。
二、 车站、商场、宾馆、饭店、茶馆、酒吧、KTV等公共场所的消毒
(一)表面和用品消毒
1.大堂、候车厅、餐厅、电梯、楼道等公共区域。
(1)地面、墙壁、电梯以及门窗、柜台、桌椅、门把手、楼梯扶手、货架、柜台、话筒、收银台等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体表面:使用有效氯含量为500—1000mg/L的消毒溶液喷洒或擦拖,用量200—300ml/㎡,以表面湿润无液滴流下为准,作用时间30min,每天至少2次。
(2)垃圾桶等耐湿不耐热物品:每天使用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内外表面,或使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作用时间30min。
(3)公共卫生间的便池、下水道:每天使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冲洗,作用时间30min,然后用流动水冲去残留的消毒剂。
(4)餐饮具、茶具、烟灰缸等耐湿耐热物品:煮沸30min。
(5)台布、座位套等:煮沸30min,或使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清洗备用。
(6)电脑的键盘、鼠标、传真机、电话等办公设备:使用75%的乙醇擦拭消毒。
2.客房、休息间等。
(1)物表消毒。地面、墙壁以及门窗、柜台、桌椅、门把手、水龙头、话筒、洗手池等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体表面:同大堂物表及用品消毒。
(2)餐饮具、茶具及垃圾桶等物品:按照大堂相应物品消毒方法执行。
(3)纺织品:床单、被套、枕套等卧具及毛巾应一客一换,清洗后消毒,首选物理消毒方法。耐热耐湿的可用流通蒸汽100℃作用时间30min,或煮沸30min。不耐热的物品使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作用时间30min,清洗晾干后备用。有条件者可用消毒器消毒,按说明书操作。
(4)拖鞋:应每客一换,公用拖鞋应清洗后消毒,或提供一次性拖鞋。重复使用的拖鞋使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min,清洗晾干后备用。
(5)卫生间:①水池、浴缸:每天使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擦拭1次,作用时间30min,再用清水清洁后保持干燥洁净。②便池、下水道:按照公共场所公共卫生间处理。
3.厨房。
(1)餐饮具:煮沸消毒30min或消毒碗柜消毒。
(2)刀和砧板等炊具:生熟操作用具分开清洗、消毒,煮沸消毒15min,也可使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min后清洗备用。
(3)冰箱、水池、周转箱:每天使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或浸泡作用30min后清洗备用。
(4)垃圾桶:及时清运,每天使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喷洒垃圾桶内外表面,或使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作用时间30min。
(二)空气消毒
1.所有室内可密闭空间首选自然通风,开窗换气。
2.自然通风不畅或空气质量较差时:使用2%过氧乙酸气溶胶(超低容量)喷雾,用量8ml/m³,作用时间30min。也可选用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机,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或臭氧空气消毒机等空气消毒设备,使用方法按照设备说明书执行。
3.对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消毒,新风量达到《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规范》要求。
(三)分泌物、排泄物消毒
当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及其他传染病病人的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时:①稀薄的排泄物或呕吐物:每1000ml加入有效氯含量为20000mg/L的消毒液2000ml,搅匀加盖放置2h。②无粪的尿液:每1000ml加入有效氯含量为10000mg/L的消毒溶液100ml混匀放置2h。③成形粪便:每1000ml加入有效氯含量为20000mg/L的消毒液2000ml,混匀后,作用2h。④盛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的容器(使用后):使用有效氯含量为5000mg/L的消毒液浸泡消毒,作用60min后备用。
(四)工作人员个人防护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工作人员应穿清洁的工作服,戴口罩,经常用流动水清洁手部。
2.学会使用七步洗手法。按照“内外夹弓大立腕”的七步洗手法步骤用肥皂或抗菌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必要时使用75%乙醇棉球擦洗1~3min。
三、医疗机构的消毒
(一)患者污染物的消毒
1.少量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5000—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小心移除。
2.大量污染物:应使用含吸水成分的消毒粉或漂白粉完全覆盖,或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覆盖后用足量的5000—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浇在吸水材料上作用30分钟以上(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干巾),小心清除干净。
清除过程中避免接触污染物,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
3.患者的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等:用专门容器收集,使用含20000mg/L含氯消毒液,按照污消比例1:2加入消毒液混匀,作用2h。
4.清除污染物后,应对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盛放污染物的容器可用含有消毒50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min,然后清洗干净。
(二)患者衣物和被褥等纺织品的消毒
1.收集衣服、被褥等纺织品时应避免产生气溶胶,建议均按医疗废弃物集中焚烧处理。
2.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若需重复使用的纺织品,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min,或先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然后按常规清洗。
3.贵重衣物可选用环氧乙烷方法进行消毒处理。
四、交通工具的消毒
(一)公共交通工具应做好通风换气,确保空气流通、卫生。
(二)及时清理公共交通工具内的垃圾,对垃圾桶内外表面使用含有消毒1000mg/L消毒剂溶液进行表面喷洒。
(三)对公共交通工具的环境物体表面,使用含有消毒1000mg/L消毒剂溶液进行表面喷洒。
(四)对扶手、拉环、门把手等易触摸部位使用含有消毒1000mg/L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
(五)当公共交通工具上出现乘客呕吐时,可立即使用消毒粉或消毒干巾对呕吐物进行覆盖消毒。清除呕吐物后使用含有消毒1000mg/L消毒剂溶液进行表面喷洒。
五、居家消毒
(一)外出回家后,应及时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或用含醇手消毒剂进行手卫生。
(二)桌椅等物体表面每天做好清洁消毒。
(三)有客人(身体健康情况不明)来访后,及时对室内相关物体表面进行消毒。
(四)室内做好通风换气。
(五)当家庭出现发热或疑似患者后,其它家庭成员应及时送患者就医诊断、排查,并做好隔离防护措施,加强消毒。
1.皮肤被污染物污染时:立即清除污染物,然后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0.5%碘伏消毒液或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3min以上,然后用清水清洗干净。
2.黏膜被污染物污染时:使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0.05%碘伏冲洗消毒。
3.衣物被污染物污染时:按医疗机构消毒中患者衣物处理;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先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然后常规清洗。
(六)去医院探视病人后。及时用含醇的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卫生,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使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然后再消毒;探视时所穿衣物应在60℃水中浸泡30min或使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15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