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巨变大柴湖

51年前,近5万河南淅川人迁入,芦苇荡里重建家园51年后,移民小镇人口过10万,生态新城拔地而起。

图为:河南淅川移民乘船来到大柴湖 资料图片 

■日历标签

1966年至1968年,为支持丹江口水库建设,近5万名河南省淅川县居民举家迁往我省钟祥市大柴湖,湖区更为了“新建区”。1968年10月31日,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新建区”恢复为“大柴湖区”。

图为:移民芦苇荡里清理芦苇 资料图片 

“芦苇墙、泥巴墙,两个砖柱抬根梁,四个砖柱一间房,外面下雨流湿床。”50多年前,为支持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建设,位于库区的近5万名河南省淅川县居民,举家迁往我省钟祥市大柴湖,面对的是芦苇丛生的沼泽地。

10月28日,69岁的移民全淅林告诉记者,大柴湖移民纪念馆即将开馆,纪念馆的一面墙上写着“舍家为国,团结奋进”几个大字。他说:“当年移民们来到这片荒芜的芦苇荡,要是没有这种精神,人早就垮了。”


抹着泪坐上车船搬迁

51年前,端午节前两天,河南省淅川县全坑村的临时码头,闹哄哄、乱糟糟。今年69岁的全淅林依然记得,码头上挤满了人,有的站在押送家具的船上抹着眼泪朝岸上挥手,有的坐在卡车上探出身子哭着道别,只有不懂事的小孩子显得很兴奋。

全淅林跟着家里的床板和一口箱子走水路,他的母亲坐卡车走陆路。船上满满当当装着各家各户的家当:石磨、犁耙、水缸、桌椅、箱柜、寿木、耕牛……有人刨了半袋家乡的黄土带上,有人甚至带着自家院子里铺的青石板。“一条扁担两个筐,收拾收拾下钟祥。”全淅林说。大家其实没什么值钱的家当,移民们把能带走的几乎都装上了船。

当时交通十分不便。移民的生活、生产工具通过水运,路上要走一两个星期;移民群众则乘坐汽车到襄阳,再转乘汽船到钟祥。

三四天后,移民们在钟祥市大同码头上了岸。2米多高的芦苇遮天蔽日,到处都是“水窝子”,越往里走越荒凉。脚下没有路,接待的车没走几步就陷进沼泽里,车轮卷起的泥浆,把推车的移民泼成了泥人。

图为:肩扛车拉改造大柴湖

荒凉芦苇荡重建家园

1966年至1968年,大柴湖共安置河南淅川移民近5万人。由于是整搬整迁,九成村庄的名称沿用了河南的老地名。

移民安置房就建在刚刚砍过的芦苇地里。全淅林回忆:“房子除了四根柱子是砖垒的,其它都是糊上泥巴的芦苇秆。”

政策规定,每位移民分半间房,每间不足8平方米。小孩多的家庭,只能几个人挤一张床。带着牲畜的人家,白天把牲畜拴在门外,晚上系在床头。

一些到得较早的移民尝试种小麦,却没什么收成。“种下一葫芦,收不上来半瓢。”全淅林说。芦苇砍了,没多久又拱出地面,把小麦全盖住了。“大柴湖,苇子窝,一天不割三尺多。”要想把芦苇荡改造成良田,最关键的是向芦苇“宣战”。

大柴湖的芦苇是实心的,又粗又硬,当地百姓称之为“钢柴”。全淅林说,再壮实的劳力,砍一天芦苇,也会全身酸痛,很多移民还被锋利坚硬的芦苇梗戳穿了脚。

大柴湖到处是水,但缺乏饮用水。井里打出的水,看着清澈,但一煮开全是白沫,喝起来有一股腥臭味;用来洗毛巾、衣服,一洗就染成了黄色。一些移民为了喝上干净的水,只能去“刮”浅浅的堰塘里的水。

图为:开挖主干渠

艰难治水开拓新生活

移民安置前几年,治水是头等大事之一,既要筑堤防范汉江倒灌,又要挖渠以免大雨内涝。

1967年,有关部门调集荆州地区五个县的数万人力,与移民们一起,肩挑背驮板车推,筑起一道45.4公里的汉江防洪堤。之后,移民们每年不断加高、加固堤防。

挡住了外面的水,还得给里面的水找出路。为此,移民们挖掘了两条各长22公里、横贯大柴湖的主干渠,以及9条总长近100公里的支渠和数不尽的小沟渠,还修建了两座排水闸。

当年挖渠,不分季节,甚至大年初一也不闲着。大家没有橡胶雨鞋,几乎都是赤脚上阵。全淅林记得,1972年冬天,一条水渠挖到一半,里面满是积雪和冰碴子。正当大家犹豫的时候,时任大柴湖党委副书记宋育英喊了一句:“共产党员跟我上!”她率先下到沟里开挖,其他人一看,也纷纷卷起裤腿挖了起来。

经过10余年的奋战,芦苇荡变成了庄稼地,一下雨就“咬脚”的沼泽路也变成了石子路。

和本地人恋爱遇波折

“集中安置的移民搬迁模式,有利于保持移民原本的风俗习惯,但不利于移民融入当地社会中去。”全淅林对记者说。

1976年春节刚过,移民曹明光就遇到了麻烦。当时曹明光19岁,春节拜年时,他在姨妈家偶遇钟祥姑娘吴健美。两人一个帅、一个美,双双坠入情网。

那时候,移民们的生活条件远远不如本地人,曹明光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吴健美第一次到曹明光家的时候,他的床头还拴着猪。吴健美对此并不介意,但她的父亲却坚决反对。他见拦不住女儿,索性起诉曹明光拐卖了吴健美。

法官和派出所民警上门调查曹明光,刚好他不在家,只遇到了吴健美。她说:“这不是曹明光的错。看上他是我自愿的,要抓就抓我!”

此事过后,曹明光借了一套时髦的军绿上衣、蓝裤子、白球鞋,到吴健美家提亲。吴健美的亲戚们对曹明光印象很好,纷纷劝说吴健美的父亲同意这门亲事。

不久,曹明光和吴健美成婚,两人因此成为当地“名人”。在此之前,除了土地纠纷外,移民和本地人几乎从不来往。

随着移民生活逐步改善,他们和本地人渐渐融合。再有人遇到类似阻挠时,他们就会说:“曹明光都结婚了,我们怎么就不能呢?”

图为:如今,钟祥大柴湖现代化的移民新城拔地而起 

楚天都市报记者:高伟 通讯员:张君 薛华梁

责编: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