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因为资源匮乏、交通闭塞,位于东宝区栗溪镇南端的革命老区花屋场村被戴上了一顶省级重点贫困村的帽子,全村150多户村民,就有近70户是贫困户。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花屋场村大力发展产业,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阔步走向幸福村。
记者 吴优:“我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东宝区栗溪镇花屋场村,在战争年代,这里曾经是北山游击队的活动片区,1947年4月,革命烈士廖学道就是牺牲在花屋场村的木马岭,今天我们走进老区将带您一起了解这段历史,看看花屋场村的新变化。”
廖学道烈士介绍:“廖学道,天门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夏,奉命回湖北,领导游击队工作。1946年被任命为荆钟宜工委书记。1947年4月,牺牲在栗溪木马岭。”
东宝区栗溪镇花屋场村原党支部书记 胡宗荣:“1947年(我们的)革命队伍,南下的队伍派廖学道打前站,也就是说为大部队南下做准备工作,也就是发展地方武装,开展游击队的工作地下工作,当时宿营在木马岭的一个农户家中,被叛徒告密,于1947年4月4号的早晨,被国民党武装部队包围,在突围中不幸中弹牺牲。”
虽然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但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由于地处山区,田地少,交通闭塞。花屋场村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像样的产业,村民生活拮据。直到近几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产业发展路子越来越多元化,花屋场村终于迈开了脱贫的步子。
记者 吴优:“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花屋场村有28,000亩的山林资源,以前村民也依靠这种丰富的山林资源发展了肉羊饲养和香菇种植等产业,现在呢蔬菜种植,还有中蜂养殖也在近两年加入到这个产业发展的大家庭中来了,在我身后的这个大棚里,蔬菜种植户唐冬梅正在和他的家人一起在挑拣明天准备上市的扁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记者:“种的蔬菜主要有哪几种?”
东宝区栗溪镇花屋场村村民 唐冬梅:“最主打的就是扁豆,还有就是临时搞点黄瓜和豆角,现在是淡季的时候(每天)只有几百斤,最旺盛的时候是(每天)三四千斤。去年我只搞了6亩田,挣了四五万块钱。今年搞得多些,搞到24亩田的扁豆,还有些别的蔬菜一起的话是28亩。”
记者 吴优:“食用菌种植是花屋场村的传统产业。2015年花屋场村的致富带头人李进平,带头成立了专业种植合作社。使食用菌种植走上了规模化发展的道路。”
东宝区栗溪镇花屋场村致富带头人 李进平:“我们花屋场村种植食用菌这一块来说的话,我们历史是比较悠久的,现在这个历史已经30多年了。目前种植的就是袋料香菇和木耳,还有一个是羊肚菌,还有一个大球盖菌这几类,食用菌这一块的主要以这4个菌种为主。我们合作社的规模现在是60亩,基地是60亩,大棚是80个,我们带动40户贫困户。”
记者 吴优:“产业的发展不仅仅让当地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了,同时也给花屋场村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我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花屋场村新农村的聚居点月亮湾新村,在这里水电路网一应俱全,老百姓住的也很舒心。”
东宝区栗溪镇花屋场村原党支部书记 胡宗荣:“每一户有190多平米,我们的自来水、路、电都通了, 包括电、网络线都通了。”
东宝区栗溪镇花屋场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程定金:“现在村里的产业还有油茶,这一块发展油茶种植,村民和集体种植油茶有将近有1500亩,还有村里有一个产业是光伏发电,还有以后我们的交通发展便利以后,我们想搞这个乡村旅游,因为我们花屋场村到(荆门)城区也就半个小时车程,来这里环境空气等等都比较好,这个增收渠道都拓宽了,这路子都很广,村民都得到实惠,现在很多农户都买的有小汽车。”
来源:荆门广播电视台
责编:苏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