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姐弟在父亲的严苛教育中长大。父亲当过老师、学校校长,也在企业当过“领导”。对人,他有原则;对事,他敬业和认真;对我们,他的话是圣旨,他的要求毋庸置疑。父亲的耐心和宽容,全部留给了学生和同事,留给我们的是强势和严厉。姐弟几个对他一直敬而远之,甚至还有一点怨恨。然而当得知他病重,姐弟几个匆忙赶回,看着病床上羸弱苍老但依然保持一贯作风的老父亲时,内心泛起无以言表的疼痛。回首过往,我们几个孩子都应该感谢父亲近乎苛刻的严厉。
父亲对我们常说的这样几句话,现在看来,早已作为家风家训传递给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每一员了。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话像一泓泉水,清纯无比,提醒我们要保持人间最纯真的情感--感恩。小时候,父亲教育我们要感恩师长,感恩帮助过我们的人,因为“得人恩惠要千年记”;参加工作后,他教育我们要感恩组织,感恩单位,因为“是组织培养了你,是单位给了你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舞台”。有一年我在上海挂职,一家企业高薪邀我加入,我颇为心动,打电话征求父亲意见,他很严肃的对我说:做人要懂得感恩。你有今天的成绩,是组织培养的结果,不能因为外界的诱惑而另谋高就。父亲的一番叮咛,让我打消了犹豫,安心工作。
“人要有好德性”,这句话好似一盏明灯,提醒我们不迷失初心,不落入黑暗。“德性”是家乡的俗语,我曾问过父亲什么是“德性”,他说“善良,诚实,本分,这就是德性”。与人为善,乐于助人;以诚为先,不说谎不欺瞒;安守本分,不占任何便宜。父亲在儿时就这样教育我们,成人后他依然要求我们对工作努力勤奋,要我们无论处于什么岗位职位,都要做一个有好“德性”的人。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句话像警钟,提醒我们要有正确的金钱观,不行差踏错。我们姐弟众多,父母收入微薄,日子过得拮据,但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父亲也从来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半分私利。他时常说:“没有干的吃稀的,没有菜吃拌酱油吃,绝不能占公家便宜坏了名声”。我们姐弟参加工作后,父亲的叮咛更勤了。有一次我和弟弟谈心,他说:面对各种考验,想得最多记得最深的便是父亲这句话。与弟弟心灵相通,感受相同,工作多年,父亲的这句嘱咐时常伴我左右,也时刻警示我。
“律己要严,待人要宽”,这句话像一面明镜,提醒我们看清自己,帮助我们摒弃急躁。父亲经常说,同事之间偶尔发发牢骚甚至说说气话是正常的,一定要相互理解,这个时候更要反思自己,是什么原因让同事生气;工作中遇到挑战、困难、不顺的时候,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能战胜困难越过不顺。能容人不容之人,能容人不能容之事,父亲的这句话让我内心安宁,让我不断成长。
父亲的这四句话深深浸入我的血液和骨髓,已然成为我的人生准则和信仰。人生是船,家风是帆,父亲的叮咛早已载满舱伴随我远航!(市外事侨务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冰洁)
来源:荆门清风
责编:吴兴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