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传承·花鼓戏
传承文化,是我们的使命。推荐荆门,是我们的责任。
凤凰湖的早晨,空气清新,环境清幽。丰富的氧含量,让这里成为了市民晨练的首选之地。王蓉,荆门市艺术剧院花鼓戏青年演员,每天三公里的晨跑,一直没有间断过,这是师父对她的一项基本要求。没有一个好身体,在舞台上的长时间表演,根本坚持不下来。
曾菊,活跃在花鼓戏舞台近三十年。国家一级演员,戏曲梅花奖得主,在花鼓戏的表演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她要把这些宝贵的经验,一点一点的传授给徒弟王蓉。
花鼓戏是湖北三大剧种之一,发源于天门、沔阳一带,在鄂中地区广为流传,原称天沔花鼓戏,1981年改称荆州花鼓戏。荆门艺术剧院传承的花鼓戏,就是原滋原味的天沔花鼓。
要想表演好花鼓戏,功夫,是要从小练成的。在湖北艺校学习了六年,又和师父曾菊学习了三年,今天,终于有机会站在这方舞台,把自己的所学展示给观众,这更像一次检阅。让王荣有些紧张。
一个剧目下来,体力消耗很大,尽管如此,也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师父曾菊要利用最有效的时间,把演出中的表演问题一一讲解清楚,这样会让徒弟记忆的更加深刻。
图为:十二月等郎
花鼓戏的唱腔主要有高腔、圻水、四平、打锣四种,另有数百首小调,各具特色。高腔嘹亮,圻水抒缓,四平华丽、打锣凄婉。经过两百多年的传唱、修改、完善,让花鼓戏韵味十足,荆门市艺术剧院排演的大型现代花鼓戏《十二月等郎》就是以天沔花鼓戏为基础进行创作,并一举拿下了中国戏曲文华大奖。
看着青年演员们一天天的成长,曾菊心里非常高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台前幕后努力学习,积极参与的年轻人,才能让花鼓戏这门艺术不断的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
来源:灵秀荆门
责编: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