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生命之源的讨论——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二联组讨论侧记

“农工党彭艳委员提出的‘推进乡镇生活污水处理 补齐生态环境治理短板’的建议非常及时,我决定由我领衔办理!”

24日上午,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二联组讨论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孙兵主动揽责上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从根本上解决水污染问题,市委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乡镇污水治理全覆盖工程,先后出台《 荆门市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工作方案》《荆门市乡镇生活污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建立了“市级统筹、县级负责、乡镇实施”工作机制。目前,全市52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建成(其中2个乡镇并入当地城区管网),日处理生活污水能力7.9万吨,年处理能力2887万吨。

“乡镇污水处理厂建好了,是否充分发挥了治理效益,能否健康、规范、长效地运营维护管理?”8时30分,讨论开始,彭艳委员的发言是“当头炮”。

“女将”开口,真刀真枪,直击要害和“痛点”。

“第一个‘痛点’是配套建设相对滞后,主要是管网收集系统和雨污分流不到位!”彭艳说,污水收集没有全覆盖,雨污不分致使进水量和进水浓度不达标,影响处理效果,比如,COD (化学需氧量)过低……“另外,监管和运行保障还不到位,52个乡镇中有近一半的污水处理厂没有安装在线监测平台……乡镇污水处理厂多采用引进社会资本、PPP模式建设,如果加收污水处理费,居民一时难以接受,如果不收,乡镇财力难以支撑。可以想象得到,如果没有稳定的机制保障,乡镇污水处理厂势必关关停停,成为摆设……”

“支持危化品物流业发展  打造化工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关于荆门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思考”……

随后的发言中,与会委员纷纷建诤言、出良策。 对于委员提出的建议,出席讨论的市领导现场一一回应。

“对各位委员的睿智之言、务实之策,我们将认真梳理研究,充分消化吸收,将大家的智力成果转化为推进荆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让委员满意、让群众受益!”

乡镇生活污水治理“牵一发动全身”,与我市正在全力推进的厕所革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工作息息相关。

那么,如何补齐生态环境治理短板,着力打通乡镇生活污水治理的“最后一米”?

在讨论的最后,孙兵提出了领衔办理的总体思路:经过专题研究后建立健全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把乡镇生活污水处理与省委省政府刚刚部署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重点工作通盘谋划实施,切实形成推进乡镇污水治理的工作合力。(记者 张伟 通讯员 吕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