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大会 委员建言献策 市长称赞高“言值”

昨日上午,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大会,12名市政协委员分别代表相关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等发言,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建言献策。出席会议的市委副书记、市长孙兵现场点赞委员们“高‘言值’”并一一回应。

建设特色技能实训产业园

推进“产教融合”

发言人:张莹(代表民盟荆门市委员会)

加强“产教融合”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需要“特色技能实训产业园”,搭建厂校衔接平台,提高职教质量。为此,建议荆门注重融合创新,及早在荆门高新技术开发区启动特色技能实训产业园规划,明确“产教互动、职教改革、技能培训”的目标定位,实现“园、产、教、景”深度融合发展。加强政府、院校和企业的三方协作,合力打造“特色技能实训产业园”。出台激励政策,建立政校企合作机制。

擦亮中国农谷·长寿荆门城市名片

发言人:杨明炜(代表民建荆门市委员会)

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中国农谷·长寿荆门”城市名片的战略决策,我们建议要形成一个共同认识“这个名片应该是以农谷为龙头,以长寿为灵魂,以科技为支撑,以品牌为生命,一二三产业融合协调快速发展”;做好一个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引领,高起点大手笔谋划世界长寿乡建设工作,着力打造世界长寿文化的集中地、中国长寿食品的集散地、长寿旅游休闲的目的地、长寿养生养老的理想地;组建荆门长寿产业投资集团,统一开发运营推介,打造一批响当当的长寿品牌等。

让规则意识贯穿文明创建始终

发言人:赵海龙(代表民进荆门市委员会)

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让规则意识深植文明创建始终。因此建议荆门德法并举立规则,明确权责利,创城不落一人,奖罚并行结硬账,让法治意识为文明码好踏脚石。要调动机关干部、志愿者队伍和“60群体”作用抓创城。持续管理,按规则开展横向互学互评,纵向倡优罚劣,为文明种下常青树。

打通乡镇生活污水治理“最后一公里”

发言人:黄克翠(代表农工党荆门市委员会)

我市已在全省首先实现了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但从设施运行现状来看,还存在管网“水泄不畅”、监管“难以到位”,运作“各自为政”等“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我们建议,深化建设,疏通干支管网堵点、专门管网堵点、毛细管网堵点,让管网运行“畅”起来。强化监管,补齐运行维护、质量监管、信息沟通短板,让处理设施“转”起来。优化统筹,提升规划设计、设施利用、有效治理水平,让治理成效“实”起来。

做强荆门“一袋米”

发言人:黄良琴(代表九三学社荆门市委员会)

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市,我市粮食丰产不增收,长此以往将严重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建议我市推进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着力发展标准化生产,做好优质品种选育和推广,发展标准化种植,严格目标考核。着力提高稻米加工水平,优化大米加工产业结构,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型粮食领军企业。着力打造3至5个具有代表性的优质稻米区域品牌。着力拓展市场营销渠道,强化政策扶持力度。

提高政策精准度 增强民企获得感

发言人:梁正友(代表荆门市工商业联合会)

我市近两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惠企政策,但占我市民营企业90%以上的中小微企业基本没有享受到政策红利。建议政府高度重视,建立民营经济领导机构,专门研究和解决民营经济领域重要问题。建立民企综合信息平台,精准制定扶持政策;加强双向沟通,邀请民企参与政策制订;措施加力,促进民企规范管理健康发展;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建立营商环境评价机制,以评促改。

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城市品位

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发言人:李柏武(代表荆门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我市正举全市之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建议重建设,补短板,有效保护发掘传承和利用荆门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着力建设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的精致城市,提升城市文化品位。重提炼,抓传承,借力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用诉诸文化感召力的方式教化人、引导人,植根精神文明因子。重教化,真践行,善于借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心灵、塑造个人、涵养市民道德素质,引导社会,创建文明。

全力打造高层次科技人才“强磁场”

发言人:宁继雄(代表荆门市科学技术协会)

推动荆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必须不断增强荆门对国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此,我们建议:解放思想,以务实的观念发动“新引擎”,重质量,重贡献地精准按需引进人才,不拘一格选拔和使用人才。精准聚焦,以务实的举措,多渠道、多平台、多模式广揽与荆门产业发展相匹配的实用人才。创优环境,以务实的政策营造“暖气候”留住人才。

走好科技创新先手棋

推动荆门高新区企业高质量发展

发言人:许贤德(代表政协掇刀区委员会)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成为制约荆门高新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瓶颈,需要认真加以解决。我们建议,再增投入力度,制订、落实省市激励企业创新的政策措施;加强财政统筹,对高新产品登记备案等实行奖励;增加科技计划项目资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再加热度创新,力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全面推进国家技术转移(荆门)分中心等平台建设,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强化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业务指导培训,加大奖励力度。

建设新型田园综合体

打造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新引擎”

发言人:何环(代表市政协农业界别)

2018年12月,我市吹响了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号角。借此机会,我们就新型田园综合体建设提五点建议:注重顶层设计,认真落实我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注重融合发展,打好“农业+文化”这张牌,打造荆门现代都市农业的“引爆点”。注重主体培育,吸引一批有实力的大企业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注重企地双赢,鼓励和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更多农户参与规模经营创收。注重要素保障,政府应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打造“四个工程” 办好长期护理保险

发言人:刘丹(荆门市帝豪国际大酒店总经理)

2016年,我市被人社部确定为湖北省唯一的全国15个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之一。截至2018年底,全市参保246万人,基本实现化解失能风险、兜底基本民生的预期。为进一步巩固扩大试点成效,建议创新制度,建立脱离医保补助的新制度,适当增加财政投入;充分发挥长护保险集医、养、护一体的功能,为失能人员提供全方位、全周期护理服务保障;纳入总体规划,推动国有、民营医、养、护、康机构深度融合;打造“注重新家风”的道德工程,引导社会公民积极履行孝敬老人、照顾家庭义务。

点亮三盏灯 温暖一座城

发言人:钟涛(代表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2016年来,荆门整治“三无”小区取得了显着成效,但这些小区尚有三“缺”:缺亮化,缺经费,缺管理,让人揪心。我们建议:按照“财政拨一点,单位给一点,居民出一点”的方式解决经费问题,点亮居民头上的灯,让漆黑小区亮起来。政府、包联单位和社区要定期到这些小区走访,帮扶他们,点亮居民心中的灯,让居民心里暖起来;帮助“三无”小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点亮长效管理的灯,让长治久安落地。

市委副书记、市长孙兵回应

认真梳理研究 切实化为发展成果

刚才,聆听了12位委员的高“言值”发言,拜读了6篇书面发言材料,深受教育、深受启发。这些建言具体体现了“四个聚焦”:

一是聚焦高质量发展。掇刀区政协提出“科技创新快马扬鞭,推动荆门高新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争当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的排头兵,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沙洋县政协提出了“抢抓国家战略机遇,提速荆门临港经济”的建议,指出荆门毗邻汉江、坐拥良港是建设湖北区域性增长极的核心战略资源,说得很深刻。目前,荆门国际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进展顺利,荆门海关获批成立。下一步,我们将抢搭国家全方位开放快车,加快大通道、大通关、大平台建设,着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二是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九三学社市委会提出的“做强荆门‘一袋米’——壮圆农企米袋子、鼓起农民钱袋子”的建议,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成立专班研究落实。民建市委会提出的“擦亮中国农谷·长寿荆门城市名片”的建议,农业界别何环委员提出的“对荆门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建设新型田园综合体”的建议等,与我市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思路高度契合,我们将按照打造“中国农谷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荆门市乡村振兴先行区”的总体构想,加快建设“一核四片十三园”,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农村环境治理上,农工党市委会提出的“加大投入,强化监管,打通乡镇生活污水治理最后一公里”的建议,务实中肯,措施具体,我们将组织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吸收,有效解决。

三是聚焦民营经济发展。市科协提出“全力打造高层次科技人才‘强磁场’”的建议,从观念、举措、政策等方面对引才、聚才、用才提出了对策;民盟市委员会提出的“建设特色技能实训产业园推进‘产教融合’”的建议很好。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让各类人才充分施展才干、聪明才智迸发涌流。市工商联作的“提高政策精准度,增强民企获得感”的发言,李义东委员提出的“建立荆门楚商投资平台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投资热情”的建议,客观分析了制约我市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针对性很强的对策。我们将抓紧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以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周到的服务,着力打造“政策洼地”“服务高地”,全力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四是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钟祥市政协提出了“推进健康扶贫,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建议。针对健康扶贫,我们出台了“四位一体”保障政策,设立了健康扶贫补充医疗救助基金,下一步,我们将倾力冲刺、尽锐出战,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在社会保障方面,刘丹委员作了“着力打造‘四个工程’,办好长期护理保险”的发言,关注失能人员的长期护理保险问题,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意见建议,值得我们借鉴参考。在“三无”小区整治方面,钟涛委员作了题为“点亮三盏灯,温暖一座城”的发言,非常接地气,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确保“三盏灯”点亮、长亮。在文明城市创建上,民进市委会作的“让规则意识贯穿文明创建始终”的发言,市社科联作的“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城市品位,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发言,非常及时,非常重要。我们将持续抓好创城工作,着力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让文明创建内化为城市习惯,也希望各位政协委员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创城工作中来。(记者 汪兵洋 通讯员 吕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