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1】2019,数字里的中国往哪儿走?

央视网消息(新闻1+1):2018年GDP同比增长6.6%,国家统计局今天(1月21日)发布数据称,我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

宁吉喆:比上年增加了近8万亿元。按平均汇率折算,经济总量达到13.6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

人口总量平稳增长,与此同时,新生人口和出生率双双下降。

宁吉喆:我们的人口红利仍然存在,劳动力资源近9亿人,有一些波动,但这个规模仍然巨大。

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新闻1+1》关注:2019,数字里的中国往哪儿走?

进入2019年已经超过半个月的时间,一方面新一年的工作和任务已经开始,另一方面,人们也想知道,过去的一年,我们正在面临什么样的经济状况,这不,今天媒体的集中关注就来了。

媒体报道标题:

“GDP首超90万亿元”

“完成全年预期目标,2018年中国GDP同比增长6.6%”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 增速‘跑赢’人均GDP!

“贸易额创新高”

“商品房去库存效果显现:两年减少1.7亿平方米”

……

看到媒体对于各个层面经济数据的报道,相信大家就能明白,一年的一度经济数据发布了。大家有的在关注GDP的增速和总量,有的在关注CPI的走势,有的在关注老百姓手里的钱有没有多等等方面。我们都知道,这几年,我们已经不再单纯的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而是更看重质量有没有提高。

从2018年的数据来看,我们经济的转型有了什么变化?变化中又有什么样的担忧?我们该如何应对已经到来的2019年?先去看看1月21日上午公布的经济数据。

一、2018年的经济数据

进入2019年以来,多家国内外机构就在预测2018年的中国经济数据。2018年GDP总量会达到多少?增速是高还是低?中国经济如何“稳增长”又如何“防风险”?今天,国家统计局的这场发布会给出了最终答案。

国家统计局局长 宁吉喆: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003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实现了6.5%左右的预期发展目标。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8%,二季度增长6.7%,三季度增长6.5%,四季度增长6.4%,第四季度增长最低。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比上年增长3.5%;第二产业增长5.8%;第三产业增长7.6%,第一产业增长最低。

国家统计局局长 宁吉喆:这个增速在世界前五大经济体当中是居首位的,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持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者。

粮食保持高产,新产业增长较快,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网上零售占比明显提高,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速加快,进出口总额创历史新高,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农村居民收支增速快于城镇,面对这些有增有降的数据,宁吉喆说,总的来看,2018年国民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国家统计局局长 宁吉喆:同时也要看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前进中的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

2018年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快于人均GDP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国家统计局局长 宁吉喆: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统计测算我国中等收入群体人口已经超过4亿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持续扩大。

2018年的中美经贸摩,也是今天被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对此,宁吉喆表示,应该说中美经贸摩擦对经济运行影响确实是有,但影响总体可控。

国家统计局局长 宁吉喆:中国国内市场开拓的空间十分广阔,经贸摩擦没有也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中国经济抗御压力的韧性、应对冲击的后劲,长期稳中有进的态势没有也不会改变。

面对2019年,在外部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和严峻的情况下,有很多观点认为,中国经济的压力和挑战会更大。对此,宁吉喆也给与了回应。

国家统计局局长 宁吉喆:我们既要看到矛盾、困难、问题、挑战和危机的一面,更要看到希望、机遇、光明和前景的一面。2019年,我国经济危中有机、稳中趋进,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18年的经济数据,给2019年打下了什么基础?

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更注重结构质量和转型,不再单纯追求GDP的增速,所以之前数据出来之后,很多舆论更多关注和分析的是增长的速度有多快,数值越高人们似乎越兴奋,但显然现在发生了变化。舆论更多要寻找的数据是,反应我们经济结构的数据是否更乐观,反应经济质量的数据是否更向好。我们来看一下。

2018年经济运行相关数据

2018年,GDP突破90万亿,同比增长6.6%

2018年,CPI上涨2.1%,小于3%

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7%

2018年,新增就业136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23.7%

2018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4.8%-5.1%,低于5.5%

20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2.2%,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2018年,贸易总量首次超过3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

经济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今天我们在前方的记者还说,在发布会开始之前,很多在现场的媒体还在担心能不能超过90万亿。CPI的上涨可控,人均收入上涨,增速跑赢了人均GDP,新增就业连续六年在1300万以上,失业率也同样控制在了预期目标之内,另外第三产业占比继续增加,贸易量也首次超过了30万亿元。总体来看,从数据来看都在预期目标之内。

除了实现目标之外,这些经济数据还在释放什么深层次的信息,接下来我们要连线一位专家,他是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副院长王昌林。

【提问】

1、 王院长,首先从最直接的经济总量来看,人们特别关注首次突破的90万亿,之前还有人担心觉得够呛,您怎么看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这在释放的信息是什么?

2、 2017年的GDP增速是6.8%,今年继续放缓是6.6%,我们今年的经济总量在增加的,前年和去年都是近8万亿的增加量,您怎么看一个是在速度放缓,一个是这两年都以近8万亿的量在增加?

3、 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强调“轻增速,重质量”,从2018年的经济数据来看,我们在“重质量”方面已经走到了什么样的一个阶段?

好了,除了直接表现经济增长情况的数据之外,每年此时发布的人口数据,也格外引人关注,我们继续往下看。

二、令人担忧的人口出生规模

相比较GDP同比增长6.6%,今天的另一组数据,同样引人关注。

宁吉喆: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9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1‰。

2018年是全面两孩生育政策实施第三年,但全年出生人口数量,比2017年少了200万。

而2016年、2017年出生人口分别为1786万、1723万,2017年的出生人口数量比2016年已减少了63万人。此次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出生人口数量延续了2017年开始的下降趋势。

记者:我们关注到人口总量的数据,全年出生人口已经连续第2年微缩,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创了新低,您怎样看待这样的局势?人口增长率的逐渐下滑,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会提前消失?

宁吉喆:近期大家非常关注人口数据,有一些研究文章认为人口会出现所谓的负增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已经很清晰地表明,2018年中国不仅人口在正增长,出生人口数量也是比较大的,1523万人,这个数据还是很可观的。至于人口增长率、出生率有所下降,人口的数据不是只看一年,要长期观察,历史上我们有过人口高峰,现在人口的结构变化也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所以,不必过度解读。

同样的,在1月10日召开的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也曾表示,影响生育问题的因素比较多也比较复杂,国家卫健委一直在持续监测。

也就是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专家针对2018年出生人口的变化,给出了解释。首先是出生人口规模受到育龄妇女规模的影响,我国15—49岁育龄妇女规模2011年达到顶峰,之后一直是下降状态,相应的出生人口也进入下行通道。其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高等教育的普及,我国的生育模式和生育状况也发生一些新变化。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 陶涛 1月10日:在很多调查中发现,人们在生育养育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顾虑,对经济社会政策的配套呼声比较高,主要反映在住房、就业、女性劳动保护、税收,产假、婴幼儿照护等等各个方面,都有一些政策上的期盼,这也是生育相关的政策,需要构建生育友好的、家庭友好的政策支持体系,切实帮助更多家庭在生育养育过程中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

今年元旦过后,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预测,中国人口从2030年将开始进入持续负增长。

《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9》撰稿人之一 李建民:基本大家判断比如现在判定中国生育在1.5左右,在2025年2026年,高一点可能是2027年、2028年,应该不会晚于2030年了,应该是在2020年代末就应该出现负增长了。

2018年,人口在发生什么变化?

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先来看变化的数据。

2018年,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972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3%。

国家统计局测算,我国中等收入群体人口已经超过4亿人。

中国的出生人口以及出生率是连续两年在往下走,年初刚刚公布的人口绿皮书也在提出未来到2030年,我们可能会面临人口负增长的状况,怎么应对这样的变化,我们继续连线专家。

【提问】

1、 王院长,出生人口规模和出生率已经是连续第二年减少了,这背后说明我们的人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2、 您觉得这种变化背后,要引起我们着重注意的信号是什么?

3、 应对中国人口的变化,我们该做好什么样的应对和准备?

一方面是今天上午宁吉喆强调的我们的人口红利还没有消失,总体来看我们的劳动力规模还是很大,但是毕竟变化的信号已经释放出,提前做好准备也并不是坏事。2018年的数据已经出来,那么2019年我们该怎么应对,我们继续往下看。

三、应对2019

今天的发布会上,不仅有对2018年国民经济运行的总结,更有对2019年中国经济走向的回应。

国家统计局局长 宁吉喆:现在进入了2019年,大家都十分关心2019年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走向。我们确实注意到国际组织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率的预期,包括中国,也包括发达国家。

面对这一趋势,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9年经济工作做了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上周二,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将重点抓好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等六个“着力”, 深化价格改革、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制度改革。

2019年1月15日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 连维良: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各级发改部门直接审批核准项目的规模也在减少。形成精准投资、有效投资,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

在上周二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这场发布会上,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一样,介绍2019年工作重点的,还有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负责人。

2019年1月15日 财政部部长助理 许宏才:一方面,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坚持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相结合,重点减轻制造业和小微企业负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推进更为明显的降费,清理规范地方收费项目,加大对乱收费查处和整治力度。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朱鹤新:做好定向调控和“精准滴灌”,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对我们乡村振兴、农业的支持,包括对扶贫以及推动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这就是我们的一些方向。

而就在两天后,国务院新闻办再次举行发布会,这一次表态的是工信部、人社部和商务部。立足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全局,助力高质量发展、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措施、尽快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都被提及。

2019年1月17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辛国斌:特别是数字经济发展,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带来的“数字红利”使我们对制造业今后的发展还是充满信心的。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 邱小平:加快研究降低社保费率的实施方案,加大失业保险费返还的力度和幅度。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创业工作。

商务部部长助理 任鸿斌:研究出台进一步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开放和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重点改革事项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

2019年的经济,如何应对

这两周,很多部位在密集召开新闻发布会,纷纷释放2019年的政策信号,总体来看,其实也都是应对2019年经济形势的对策。很多人说,2019年,我们面临的经济挑战会更大,怎么来应对,我们继续连线专家。

【提问】

1、 2019年在经济运行层面,您觉得最大的挑战会是什么?

2、 王院长,2019年的经济运行,我们首先要保障的是什么?

2、2019年的经济形势,遇到的挑战会比2018年还要多和严峻,应对的重点在哪里?

【结语】

挑战不可怕,重点是有科学的对策来应对,2019年,相信中国经济在质量和结构上,能够走的更远更深入。

要有防风险,要有底线的意识!

来源:央视网

责编:刘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