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体系”彰显荆门农机红色力量

近年来,荆门市农机局精心打造的“中国农谷荆门农机跨区协作服务队”南征北战,年均外出跨区收割机1000余台,作业面积120余万亩。特别是服务队出征东北之后,年均赴东北跨区作业收割机约350台,车平收割800亩,车平收入约6万元,年均跨区作业总收入2000余万元,连续多年未出现任何安全事故,扎实做到了“个个平安去,机机满载归”。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四个体系”的建立。

构筑精干高效的组织体系。一是成立临时党支部。每年出征前,市农机局都会牵头组织县(市、区)具有代表性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成立中国农谷荆门农机跨区协作服务队,整合资源、抱团出征。为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市农机局按照“便于资源共享、便于活动开展、便于管理服务”的原则,组织党员机手成立临时党支部。党支部按照半军事化体制,建立团、营、连、班建制,即市农机局为团部、县(市、区)农机局为营部、乡镇农机服务中心及合作社为连、班部。二是明确工作职责。临时党支部负责研判跨区作业形势,建立完善服务运行机制,加强党员机手日常管理,确保跨区作业工作紧而有序、忙而不乱。三是严明组织纪律。党支部明确要求,建立跨区作业机手信息台账,包括作业地点、作业面积、作业价格、雇主信息等,及时掌握机手动向。

建立统筹协调的功能体系。一是建立机具作业管理机制。临时党支部及早与作业地农机部门接洽,确定作业区所需机具数量,形成“作业地管理连队、连队管理机具”和“农机系统团、营、连、班逐级管理”的良好互动局面。出征前,党支部编印“赴东北跨区行程路线图”500余份分发给跨区作业机手,确保行程中万无一失。二是建立机具准入制度。根据作业地自然条件,党支部要求所有参加跨区作业的收割机尽可能以新型大马力加带粉碎装置的机械为主,机手多选老机手,确保机车故障少、作业效率高、作业收入多。三是建立机具作业快速反应机制。当作业地环境、作业价格、作业天气、配件油料供应有急剧变化时,通过农机通群发信息相互告知。当作业中出现矛盾纠纷、配件油料不足、安全事故等情况时,引导机手通过农机通向连队带队干部、农机部门人员求援,最大限度减小损失。每年作业期间,群发各种信息30多次,收到农民咨询信息、求援电话100余条,至少为机手节省纠纷所耗时间约20个工作日。

探索共商共建的运行体系。一是探索建立跨区协作联席制度。2013年4月,荆门组织召开了首届全国(荆门)农机跨区协作联席会议,来自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垦总局等全国23个省、市、县农机部门及相关企业的负责人参会,签跨区合同、定农业机械数量,建立了跨区协作联席会议机制,为荆门农机大规模在东北有序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之后的每年收获前,党支部会派专人到黑龙江等地实地考察,为荆门机手跨区作业提供可靠保证。二是探索建立跨区作业议事格局。党支部依托县(市、区)农机部门吸纳有发展潜能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参加,实现了大事共议、要事共决、实事共办、急事共商的跨区作业议事格局。每年年初,市农机局将跨区作业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向县(市、区)下达发展计划及任务,年终统一考核。三是探索结算作业费用办法。为保证机手作业后顺利拿到作业费,党支部研究探索了专门的结算作业费用办法,即机手每天作业结束后,只需在统一编印的结算单上填上当天作业亩数和价格,由连队长、农户、机手共同签字即可,间隔一段时间巡回收集结算单,集中送到作业地财务部门统一结算作业费,然后转账支付给农机手。

完善全面有力的保障体系。一是培训跨区作业机手。出征前,组织新加入的跨区作业机手进行系统地机械原理、操作技能、维修保养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二是增强安全作业意识。机手外出前,组织农机手对联合收割机及拖车进行维护保养。同时教育机手,作业时要严格按照当地的作业质量标准进行收割,不得随意更改。三是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了“荆门农机跨区作业一家亲”微信群,通过微信群及时发布和交流道路交通、收割机需求、收割环境价格、收割机配件、维修服务网点以及天气等信息,解答机手的各类问题,帮助机手解决困难,确保跨区作业安全、有序进行。

经过多年打磨,“四个体系”的建立,彰显了荆门农机红色力量,铸就了跨区协作服务品牌,赢得了东北农民的广泛认可,“中国农谷荆门农机跨区协作服务队”的旗帜在广袤的黑土地上迎风飘扬。等

来源:荆门市农机管理局 杨旭东 乔风生

责编: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