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疾步稳 与时偕行——2018年工业经济发展回顾

编者按: 2018年, 荆门市经信委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 紧扣工业经济稳增长、 快转型、 高质量发展, 重点抓好精准调度、 转型升级、 企业培育、 创新服务、 政策落地等, 工业在全面建设湖北区域性增长极中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精准调度稳增长

围绕工业经济稳增长, 荆门市创新方式方法, 实施精准有效的运行调度。

市经信委密切跟踪监测重点地区、 重点行业、 重点时段、 重点企业、 重点指标, 精心组织月度、 季度运行例会, 对38个重大增长点、 工业增加值增速、 成长工程、 用电量等工业经济主要指标一月一通报、 一月一结账, 层层传导压力, 对主要指标进度滞后的地方进行约谈和督导。关注原油、 煤炭、 化肥、 钢铁等大宗原材料市场供需和价格变化, 加强重点企业用电、 用气、 用工、 融资等方面的调度, 及时为企业呼吁反映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

转型升级提质量

聚焦产业发展、 技改扩规、 “两化融合” 、 化工企业搬迁改造, 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结合实际和产业趋势, 荆门市重点发展石油化工、 新能源汽车、 玻璃深加工、 通用航空器研发及制造、 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 新型电子材料和元器件、 生物医药、 磷化工、 精细化工、 智能制造等10个工业产业, 分类制订产业培育方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被省确定为特色工作目标, 京山智能制造等8个产业集群被认定为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实施 “百企技改” 行动, 荆门市编制重点技改项目清单和推进路线图, 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35个, 争取国家、 省、 市各级技术改造补助资金5566万元。金泉新材料等10家骨干企业开展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试点, 中石化荆门分公司等3家企业成功申报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 康沁制药等2家企业被认定为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此外, 化工企业搬迁改造工作正加快推进。

培育企业壮龙头

荆门市成立 “市企业培育办” , 市委、 市政府出台 《关于加强现有企业培育支持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 分项制订企业技改、 人才引进、 上市挂牌等实施方案, 形成 “1+3” 政策体系。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新洋丰步入百亿企业行列, 格林美新材料等49家企业被认定为湖北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第二批隐形冠军企业, 总数达到76家。格林美成功入选工信部批复的第一批符合 《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 企业。

以钟祥、 京山、 沙洋为重点, 依托行业龙头企业, 引导磷化、 农产品加工、 建材等传统产业实施产业链垂直整合, 提升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 实施兼并重组项目51个。

创新服务优环境

市委每月召开市“四大家”联席会议,听取包联企业情况汇报。县市区党政“一把手”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企业座谈会或办公会,面对面为企业排忧解难。继续推行市领导包联重点产业、重点龙头企业制度,31名市领导带领100个部门包联106家重点企业。

荆门市还从企业培训、惠企政策兑现、暖企系列活动等方面创新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获得感。

与浙大、华科、荆楚理工等高校合作,荆门市大规模开展企业高管和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系统培训企业管理人员3000人。

收集整理国家、省、市各级惠企政策,编制惠企政策“明白手册”和“明白卡”、政策兑现服务指南,免费挂号寄送到所有规模企业主要负责人手中。开展“惠企政策宣传服务月”活动,举办全市惠企政策培训大会,开通惠企政策兑现“绿色通道”,开通“8718帮企一把”微信公众订阅号、“工业110”热线和全省统一的96500“亲清政商关系”呼叫专线,方便企业在线咨询政策、反映诉求。建立惠企政策兑现台账和问题清单,对在政策兑现中领导不重视、活动走过场、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由纪委监委介入,进行追责问责。惠企政策兑现做到了“三全三一”(“三全”即“全面兑现、全额兑现、全域兑现”,“三一”即“一套资料管到底、一个窗口办到位、最多只跑一次路”)。

来源:荆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