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这是相当魔幻现实的一幕。
在微博大v“花总丢了金箍棒”发布的一组关于酒店卫生的视频中,被拍到的14家酒店无一例外都存在用同一块脏抹布、顾客用过的脏浴巾等擦拭杯子、洗手台、镜面、马桶等卫生乱象;有的客房服务人员从垃圾桶里捡出一次性杯盖继续给客人使用;还有一家酒店的保洁员挤出洗发液倒进客人的咖啡杯进行清洗。
这比去年9月国内独立测评机构蓝莓测评曝光多家五星酒店不换床单、不刷马桶更为恶劣。近年来关于酒店卫生问题的恶性负面报道不断见诸报端,网友愤怒之余自我嘲弄:“难不成真要背着卧室出差旅行?”
“宾至如归”是酒店业向消费者作出的郑重承诺。但承诺是美好的,现实是讽刺的。近年来酒店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提升,许多五星级酒店更是提供代客泊车、干洗衣物、送生日蛋糕等“管家式”服务,但对消费者真正的尊重,恐怕不是顾好“面子”上的花活,更要补齐“里子”里的良心。连客人沐浴的毛巾与擦马桶的抹布都分不开,再多花枝招展的服务理念,都会沦为欺骗消费者的噱头。
酒店清洁是个“良心活”。因内部闭环式的清洁管理方式,床单换没换、杯子洗没洗,用什么擦的马桶,在你离开后清洁人员对你暂居的房间做了什么,恐怕只有“花总”的隐蔽摄像头知道。在这个“信息黑窗”中,消费者是极为被动的。
但商家是“逐利”的,只要能更大程度地降低清洁、管理成本,他们不惮于“铤而走险”、“藐视法律”,甚至“践踏世间的一切”,包括住客的尊严与健康;人是有惰性的,清洁本身就是一项辛苦的劳动,面对繁重的作业负担,保洁员能省力则省,能耍滑则耍,我们相信没有一个保洁员会在自己家会用浴巾擦马桶。
“存在”并不意味着合理,酒店乱象也并非无法可治,无药可医。事实充分证明,单靠酒店的“良心”与自律,远远无法让消费者住上“放心店”。监管部门必须“亮出牙齿”,一方面对涉事酒店一查到底、从重处罚,并将调查结果、处理意见向社会集中公布,一次“戳痛”酒店业的自律神经;另一方面要持续监督、不定期抽查,制定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惩处措施,把卫生与安全作为考量酒店是否能“开门迎客”的合格“红线”,把安全感还给消费者。
据财经新闻报道,事发后只有一家酒店表示“在查”,大多数涉事酒店称“公关部下班了明天回复”。公关部可以下班,但公众的注意力不会下班,执法的“利剑”不会下班。安全卫生是事关消费者健康与尊严的大事,民众的态度绝不会因一时一地的公关策略而改变,因此,希望酒店的良心与初心也不要下班,毕竟消费者会用脚投票,毕竟没有一家酒店希望自此在行业竞争中真正“下班”。
来源:央视网
责编:刘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