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高新区·掇刀区麻城镇雷集:稻田“聚宝” 贫地“淌金”

荷塘采莲(资料图)

稻田捉鳖(资料图)

香猪猪舍

在城区东南、南部的麻城镇和团林镇,一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秉持着“将食材倒退50年”的理念,在这里开辟了一条鳖稻共生的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带动了当地乡民生产增收。

10月下旬,记者走访了位于荆门高新区·掇刀区麻城镇雷集村的雷集生态农业循环产业园,看能人如何在广袤乡村大展拳脚,将稻田变身“聚宝盆”,把贫地养成生态园。

鳖稻共生,串起一条产业链

“咚咚……”手起刀落,宰好洗净的甲鱼被剁成了四厘米见方的块,入汤锅焯水,壳上裙边宽厚上翘,胶质满满。将生姜、蒜子、小米椒等爆香,加入高汤及多种酱料精心熬制,再倒入甲鱼块细细炖煮,待肉质软烂,加葱段盛火锅,端入席间。小火咕嘟,白汤浓稠,肉鲜糯弹,辣溢齿间,满座宾客执箸往来,欲罢不能。

看见食客们大快朵颐,在窗外伫立良久的湖北炎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艾明舒了口气。

“这里的所有食材,从蔬果蛋到鸡鸭肉等都是我们基地自己种养的产品,除提供餐饮服务外,这里还是销售甲鱼、甲鱼火锅、生态蔬果等各类农产品及农副产品的窗口,并可提供休闲采摘服务,相当于企业打造的生态农业产业链终端。”他介绍。

由这处偏居团林、主打甲鱼菜的农庄出发,记者寻本溯源,一条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渐露真容。

雷集生态农业循环产业园,2015年12月开工建设,占地约1200亩,投资近3000万元。

进入大门,一条水泥路径直通向办公楼。说是路,其实更像田埂,因为旁边长长的斜坡下就是稻田,收割完的稻茬萌出青苗,围圈一两米宽的水沟中不时冒出气泡。

“那是甲鱼在换气,天气转凉,它们也快进入冬眠期了。夏天来看很壮观,一只只甲鱼在绿油油的稻田里划来划去,随着太阳越升越高,陆续钻到稻下躲避烈日,傍晚稍微凉快了,又都爬到岸边晒日光浴,有人或车经过,它们连忙扑通扑通躲下水,溅起一溜儿水花。”李艾明描述着鳖稻共生的和谐场景。

这里的稻田,其实就是个小型生态圈。

一亩田间散养着220只甲鱼,因水稻不能打农药,田里的害虫、螺蛳、小鱼等便成了甲鱼的食物,园区员工还常从周边水库购回鱼儿,供其享用。另一方面,甲鱼粪成了水稻的肥料,稻米告别了农药、化肥,更加绿色。

“与温室养殖甲鱼相比,鳖稻共生受到气候变化的制约,甲鱼进入冬眠期就不吃也不长了,不如温室甲鱼长得快,但肉质口感却因这种自然养殖方式而更胜一筹,可与野生甲鱼媲美。与池塘养殖甲鱼比较,鳖稻共生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轻松实现一亩稻田‘百斤鳖、千斤粮、万元钱’的种养目标。”李艾明介绍。

雷集生态农业循环产业园年投放甲鱼苗8万余只,2017年总销量超过5万公斤,产品受到武汉、宜昌、荆州等地批发商青睐,年利润达300万元。

为节约育种成本,更好地发展鳖稻共生产业,该农业公司将在鳖稻米上做文章,为产品创造更多附加值,并已在麻城镇麻城村征地500亩,筹建甲鱼良种繁育基地,实现“孵化育苗—立体种养—订单销售—特色农产品产销”的全产业链贯通。

借石他山,唱活一本农业经

“公司目前有三个基地,分别在麻城镇雷集村、麻城村,以及团林镇的朱店村。雷集主打鳖稻共生和香猪繁育产业,辅以观光采摘产业,麻城村重点发展甲鱼苗孵化繁育,朱店基地主要发展鳖稻共生,三处总面积约3000亩,后两处正加紧建设中。”李艾明告诉记者。

在炎奇农业的“棋盘”上,鳖稻共生只是路数之一,这是一盘环环相扣、全面谋划的产业布局。

“经过考察,我们发现公安县的鳖稻共生产业发展得很成功,便在荆门复制其成功经验,并因地制宜进行了更细致的规划。”李艾明介绍。

雷集村地处麻城镇东南约14公里处,无水库、山林、矿产、森林等资源,全村多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花生居多。然而就是这穷乡僻壤,如今却成了“聚宝盆”和生态园。

除百亩鳖稻共生田外,这里还有300多亩种植观光采摘园。

在流转土地的过程中,为了不造成土地闲置,农业公司将旱地改造成蔬果基地,在池塘里种上香莲。园区里,30亩的桃林下散养着鸡鸭鹅等家禽,大片无花果树在风中摇着比巴掌还大的绿叶,硕果累累,荷塘中零星的苍绿伴着斑驳的枯黄,将来年的生机包藏在浓浓的秋意里……

坐落于此的,还有50亩香猪繁育基地。10栋宽敞明亮的猪舍拔地而起,运送砖瓦的车辆频繁进出,工人施工有序。

“受非洲猪瘟影响,种猪和母猪尚未从云南运达,如果今年能顺利开展香猪繁育,明年就能见效益。基地繁育的小猪交由当地老百姓养殖,公司负责收购和销售,基地的目标是年繁育万头。”李艾明表示。

香猪以南瓜、红薯、构树叶等青饲料为食,肉价约为普通猪肉10倍,是制作高档肉制品的优质原料。繁育基地还将建起沼气池发酵罐,集中猪粪生产沼气,以残渣肥田,待猪场达到一定规模后修建有机肥厂,用过剩猪粪制作有机肥。

“生态是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所在,循环是发展农业产业的基础!”遵循自然的法则,走精品农业之路,这就是新型农业人的匠心。

产业扶贫,走出一条增收路

甲鱼组、秧田组、果树组、施工组,在雷集生态农业循环产业园,30余名员工按照工作职能被分成四个组。他们大多为当地农民,产业园建成前靠种粮为生。而现今,许多人却能拿到三份收入:土地流转租金、就业薪金、入股红利。

雷集村共有村民三百余户,村民收入主要靠种植和外出打工,2015年前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8户、贫困人口297人。目前,通过产业和政策脱贫,已有一半贫困户摘帽。

2015年10月底,炎奇农业到雷集村考察产业发展环境,与作为致富带头人聘请回来担任雷集村支部书记的张茂林,以及驻村扶贫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于2015年12月落户开工。

“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了!以前我们一家四口守着20亩水田,家庭年收入只有两万元,现在一家四口三人拿工资,还有土地流转租金。”雷集村5组村民朱美蓉告诉记者。

2016年之前,朱美蓉一家住着平房,守着耕地,生活困窘,是贫困户之一。土地流转后,不仅住房在产业园建设中得到了翻新,她还被带动就业,成为园区的出纳,摘掉了“贫困帽”。如今,她家20余亩土地,每亩每年有600元的固定租金收入,孩子上学,婆婆和丈夫都外出周边务工,家庭年收入近10万元。

“一个村必须有个产业,有产业才能带动贫困户脱贫!”来自掇刀区招商局的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员高柳感慨道。

据了解,产业园流转的土地中,有200余亩来自12户贫困户;公司与村委会签订了劳动用工合同,其中固定贫困务工人员28人,支付保底工资2500元/月,并根据企业效益发放绩效工资和奖金;对于未流转土地的贫困户,通过示范培训提高其技能和素质,带动创业增收。

每到农忙时节,园区一片繁忙,上百村民齐聚田间地头加油干,日薪能领到150元—200元。

2016年下半年,农业公司还为雷集43户贫困户每户争取了5万元贷款入股,承诺若企业正常赢利,按贷款10%比例给入股贫困户分红,若利润较低或不赢利,最低也按1%的年利率分红。去年11月,该村入股贫困户每户领到了3000元分红。

“不仅村民受益,村里也受益!产业带动下,集体资产被盘活了,村集体收入由负债32万元到年进账20余万元,还加入了产业建设,逐步走上一条健康发展之路。”雷集村一詹姓治保主任告诉记者。(记者 李蕾蕾)

嘉宾点评:张方元(荆门市农业局副局长)

推进产业绿色转型,是今年我市农业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在“减”字上下功夫,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在“治”字上下功夫,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养殖场,不断提高粪污处理设施化率;在“用”字上下功夫,实现秸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雷集生态农业循环产业园不仅在鳖稻共生这种“稻田+”模式上作出有益探索和实践,还将“绿色、健康”的理念植入农业生产中,打造了生态循环产业链,值得点赞。

振兴乡村,需要众多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添砖加瓦,只有观念创新,模式创新,把握农业发展脉搏,才能激发乡村内生活力,走上双赢轨道。在这些高标准、高效能的企业拉动下,全市也必将形成合力,力促有机农业企业化运作、园区化管理、专业化开发、规模化经营。

来源:荆门新闻网

责编:文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