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社会组织有了“新家”
办公平台干净明了,办公设施功能齐全……这是记者昨日在位于荆门市民政局办公楼的市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看到的一幕。
为何要办这样的孵化基地?哪些社会组织将入驻?如何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发展……记者进行了打探。
荆门市有市属社会组织320个,部分能力偏弱
数据显示,至2018年7月底,我市各级民政部门和行政审批部门共登记各类社会组织1327个,其中市属320个,县市区1007个,同时备案登记社区社会组织803个。这些社会组织遍布我市城乡,涉及经济、社会和文化等众多领域,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各异、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体系。
但是,仍有部分社会组织存在体量偏小、活力不足、能力偏弱等问题;有的还受制于资金等因素,办公条件差,人员干事激情不高。因此,建设、打造一个培育、扶持和服务全市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平台势在必行。
今年3月以来,市民政局领导带队,赴山东省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山东省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济南市市中区社会组织创新园(孵化基地)考察学习其先进经验和做法,既开阔了眼界,又拓宽了思路。经商议,决定加快我市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力度,高标准建设社会组织孵化基地、高强度推动社会组织发展等。
本月底投运,可孵化近20家社会组织
市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由市民政局办公大楼西侧1—3层和附楼1—4层组成,总投资250万元。这样的市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在全省属第一个。
宽敞明亮的孵化基地,沿主墙面一字排开的宣传栏投射浓浓的公益氛围,将孵化基地孵化对象、孵化流程、成长计划、目标定位、核心功能等清晰地展现出来,大厅东侧有一台触摸式查询一体机,可查询与孵化基地有关内容。
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李德育介绍,整个孵化基地功能区划明晰,设置了展示区、洽谈区、孵化区等模块,其中孵化区设置了12个办公单元,可同时孵化近20家社会组织,办公桌椅、电脑宽带等一应俱全。该孵化基地将于本月底投入运行,已引入市圆梦爱心帮扶会、市义工联、市蓝天救援队、市心理学会等多家市级社会组织入驻。
孵化四类社会组织,孵化期为1年
市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作为全市性社会组织进行培育扶持的公共服务平台,实行政府引导、专业运作的运营管理模式,重点孵化公益慈善型、专业型、示范型、初创型四类社会组织,孵化期为1年,最长延期不超过两年。
李德育表示,该孵化基地通过为入驻社会组织免费提供场地设施、管理咨询、资源链接、政策扶持、能力建设、项目推荐等举措,对入驻社会组织进行培育孵化,并跟踪服务。同时,还帮助入驻社会组织和品牌项目对外进行宣传、展示、推介,提升社会组织形象,助力快速发展,并打造品牌社会组织。
通讯员李广志
责编:刘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