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花鼓戏 唱嗨荆门人

7月流光溢金,荆门市艺术剧院排练厅内正紧锣密鼓、紧张有序地排练新创作的大型现代花鼓戏《乡月照人还》。

作为全市唯一专业艺术院团,荆门市艺术剧院一直秉承戏曲与歌舞并举的办院模式,多年来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传承发展地方戏曲——花鼓戏做出了积极贡献,把花鼓戏唱到了全国各地,也唱进了荆门人的心里。

“长湖三部曲”成为花鼓戏创新的典范

10多年来,荆门市艺术剧院一方面在收集、整理、移植、改编传统剧目方面下功夫。改编折子戏《夏姑》、《三通鼓》、《雪痕》、《祥林嫂》等,恢复排演了《打神告庙》、《秋江》等10多个传统折子戏,《五子争父》、《五女拜寿》、《双玉蝉》等传统剧目,参加省市比赛多次获奖。一方面依托本地特色文化资源,面向基层社会,紧扣现实题材,推出了以大型现代花鼓戏“长湖三部曲”《荷花洲头》、《闹龙舟》和《十二月等郎》为代表的一批花鼓戏艺术精品,多次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重点资助剧目。

荆门市艺术剧院在剧目创作与生产中,坚持“超越过去,超越自我”的更高、更优、更精的理念,继《荷花洲头》、《闹龙舟》获得大奖后,在《十二月等郎》的创作中,既继承了花鼓戏的传统,又注入了时尚现代的艺术手段,既保持了荆楚地方戏剧的特质,又兼容了其他艺术形式的长处,是在创新中打造出的精品力作。

《荷花洲头》剧照

《闹龙舟》剧照

《十二月等郎》剧照

常年演出让花鼓戏深入人心

荆门市艺术剧院这些获奖剧目立于舞台后,没有束之高阁,而是充分发挥优秀作品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深入基层,走进百姓,坚持常年演出,演出场次均超过了百场。

尤其是《十二月等郎》自立于舞台以来,从高雅的艺术殿堂唱到了市井街巷,从北京的奥运工地唱到了乡村的田间地头,剧组五次到武汉,三次进北京,一次赴上海,还到杭州、绍兴、宁波、重庆、荆州、麻城等大中城市巡演,多次参加了全国、全省重大活动的演出,如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全国优秀剧目调演,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国优秀现实题材戏剧展演等,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他们深入全市6个县市区,开展了走进农村,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军营,走进校园,走进机关演出活动,至今演出600多场,观众达60余万人次,使花鼓戏真正走进了百姓心。该院在花鼓戏现代戏领域是举大旗的院团,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颁发了“中国现代戏特别贡献奖”。

培养新人给花鼓戏注入活力

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曾菊、蔡建庭和“文华”表演奖获得者罗涛,都是在市艺术剧院成长起来的青年演员,他们已成为湖北花鼓戏剧种代表和领军人。曾菊、蔡建庭2014年还入选湖北省舞台艺术英才培养计划。

荆门市艺术剧院在人才培养中做到了精选、重用、优培、严管。对于艺术骨干做到重点选拔、精心培养,采取派出去、请进来,拜师带徒,随戏培养等方式,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为培养新人,该院与湖北艺术职业学院联合办一届花鼓戏学员班,经过六年多的培养,2014年30名学员圆满完成学业,先后代表艺术剧院参加了荆门市春节文艺晚会、中国光彩之路荆门行、荆门市旅游晚会等大型文艺晚会的演出,在荆门艺术舞台上暂露头角。并多次在全国、省市专业比赛中获奖。目前这批学员已回剧院工作,为了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2014剧院拿出资金为他们排练一台折子戏专场参加湖北省第二届地方戏曲艺术节。2015年排演经典传统剧目《双玉蝉》参加省第二届艺术节展演,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惠民演出。2016年参加省第二届花鼓戏艺术节展演。

《双玉蝉》剧照

来源:荆门市艺术剧院

责编:杜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