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永漋镇的绿色转型之路

5月28日,在京山永漋镇永王路沿线,规模化种植收获机正轰轰作响,一颗颗浑圆饱满的土豆就这样被带出地面,几百名工人将土豆整齐装袋,数十量货车在路边等候,将要把这些土豆运往上海、福建、黑龙江、吉林、湖北等省市的达利园加工厂,成为热销零食可比克薯片的原料。

放眼望去,在马路另一边的田地间,数十位农民正在为玉米苗除草。仔细找寻,却已不见原先重要棉产区的痕迹,为何原先的王牌产业如今却不见踪影?

棉花遍地,棉产区成供棉中心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永漋镇被划为主要棉产区,棉花成为该镇最主要的农作物,“种棉热”兴起。2000年,全镇棉花面积达6万5千亩。

“那时候种棉花可赚钱了,每亩纯收入在2500元以上。”回忆起当年的辉煌,聂为云还念念不忘,“当时永漋人民就是‘土豪’的代名词,别人羡慕的不得了!”

谁曾想,棉花的大规模种植在带给农民利益的同时,也给土壤带来了严重的污染。由于棉花生长期长、病虫害发生率高,加之长此以往形成抗药性,农药用量也水涨船高。由此带来的农田面源污染也尤为突出,土壤板结、水质变差……来自大自然的反击立竿见影。工作强度大、农药中毒、农作物因污染长势变差……慢慢的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放弃这个“金牌产业”。

与此同时,2014年,因取消棉花国家收储政策保护,在利润和环境双重恶化的压力下,“棉花”在这个曾经的棉产区已基本绝迹。

养殖崛起,畜禽交易如火如荼

永漋镇地处江汉平原北部,地少人多,人均耕地占有量不足1亩,大自然给予的馈赠极其有限,老百姓靠什么发家致富?上世纪80、90年代初,以养猪为代表的养殖业开始盛行。

2000年左右,养猪规模达到鼎盛,以年出栏21万头的“优异成绩”名列全省第八位,永漋因“生猪大镇”而声名鹊起。

然而,这个被很多人看好的多金产业还是以惨痛的方式给予了永漋人“回馈”:空气中长期弥漫高浓度臭气,粪便和污水任意排放破坏了附近河流及地下水水质,严重威胁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

从2016年起,永漋镇开始大力实施环境整治,对沿河200米以内禁养区养殖场实行关停取缔,禁养区规模以上养殖场关停取缔304家,整改限养区养殖场121家。截至目前,全镇剩余规模以上养殖场不足50家。

环境是人气的晴雨表,早餐店老板丁帆对此感触颇深,“之前对面有个养猪场,来店里过早的人寥寥无几,大家捏着鼻子就跑。自从猪场关停后生意好太多了,每天都忙不过来,这不我又请了两个帮忙的!”

生态回归,蔬菜大镇正在建成

让永漋的水更绿、天更蓝,让农产品带上更多绿色,已成为该镇发展的新目标,从农业增效农业增收的要求出发,围绕生态经济建设,永漋镇正全力创建蔬菜大镇。

从养猪到种菜,张常台村的陈志明在转型中找到了新机遇,“之前我办了个养猪场,年出栏500头以上,周围老百姓都骂我,说太臭了,赚钱也赚不踏实。现在我在村里流转了500亩地种菜,都是订单也不愁销,关键是老百姓拥护,不仅环境好了,而且土地流转后将他们的劳动力解放了,务工赚钱又成了他们的另一条出路。”

近年来,该镇依托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流转土地,发展规模种植,全镇38家新型经营主体共流转土地21092亩,建成300亩以上规模蔬菜板块基地13个,“十里蔬菜长廊”已经成型,目前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6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达1500亩。大力发展旱稻、半夏、银杏苗圃、黑豆、黑花生、土豆等特色种植,为农民增收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包菜远销俄罗斯、土豆进入达利园……如今的永漋镇已贴上了绿色、生态、环保的新标签,牢牢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守住生态文明“红线”,永漋镇的“绿色产业”正蓬勃向上。(张彩彩)

来源:中新网湖北

责编:张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