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被省人民政府表彰为“绿满荆楚”行动先进县市

2018年3月,钟祥市被省人民政府表彰为“绿满荆楚”行动先进县市。

2014年底,省委、省政府吹响“绿满荆楚”行动的号角。钟祥市对标上级要求,聚焦“绿满”目标,迅速掀起一场绿色革命。三年春风化雨,三年美丽嬗变。2015-2017年,该市“绿满钟祥”行动累计完成造林15.02万亩,其中成片造林7.35万亩、通道绿化0.68万亩、村庄绿化6.99万亩,创建4个森林城镇和90个绿色示范乡村。钟祥大地山更绿、林更秀、景更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多。

压实责任,全市“创”绿。钟祥市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的“绿满钟祥”工作领导小组,实行 “四大家”领导包乡镇、市直部门包村、乡镇干部包点制度,重点抓好各地造林工作督办。该市充分发挥政府“有形手”的调控引导和正面激励作用,创造性地开展“4+1”评比活动。即结合美乡村建设,对各乡镇“绿满钟祥”行动每季度组织一次拉练评比,每年组织一次市“四大家”领导集中观摩,实地参观路线坚持不走老路(通道绿化)、不看老点(造林基地)。根据“4+1”评比结果,对综合排名前三位的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10万元奖励,对排名后三位的取消一事一议奖补资金。此举极大激发了干部群众植树造绿、美化环境的热情,全市各地“绿满钟祥”行动呈现千帆竞发、勇争上游的生动局面。

加大投入,全力“建”绿。钟祥市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绿满钟祥”行动投入机制。一是财政投入引领。市财政每年安排217万元用于绿色通道建设土地流转、1000万元用于国有林场生态补偿、1500万元用于绿色示范村以奖代补、500万元用于紫薇花景观带建设。三年共投入资金1亿多元。二是部门扶持带动。全市506个行政村全部由市直部门包联,每村每年扶持资金不低于3万元。三是民间主体投入。通过创新机制、招商引资,共撬动4.67亿元民间资本投入通道绿化和板块基地建设。四是引导农户参与。积极落实造林补贴政策,按200元/亩补贴标准,鼓励农户利用坡耕地造林、改造围林造林、绿化庭院造林。仅2017年,就奖补917户农户造林1.7万亩、补贴资金340万元。

创新理念,全域“增”绿。钟祥市“绿满钟祥” 行动跳出山上山下抓造林绿化的固有思维,向村庄绿化、通道绿化、岸线绿化进军,力争让这个“满”字底气更足,真正做到“全域”“全覆盖”。一是村庄绿化变公园。鼓励、引导各乡镇、村大力兴建公共绿地、景观长廊、庭院小景等,让村庄变公园、庭院变游园、田园变乐园。目前该市已建成4个湖北省森林城镇和90个省级绿色示范村。二是通道绿化建长廊。该市已全面完成境内高速、国道、旅游环线等600余公里景观带建设,通道绿化实现向乡镇道路、通村通组公路“战略延伸”。该市要求每个乡镇每年推进30公里通道绿化,并高标准建设一条超过5公里长的绿色示范线,力争到2020年全面完成境内通道绿化任务。三是岸线绿化成画卷。在天门河流域、竹皮河流域,按照两侧各20米宽的标准已建成24公里绿色示范线;对俐河、丰乐河等流域也都详细制定了岸线造林规划,正在逐步实施。随着岸线绿化工作的推进,该市境内流域沿线各村正徐徐铺展开一幅幅“岸绿、水清、景美”的水乡画卷。

强化措施,全面“护”绿。造林工作“三分栽,七分管”。为此,钟祥市一是落实管护责任。坚持不栽无主树、不植无主林,按照谁造林、谁管护原则,将新植树木的管护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个人、落实到具体责任主体,确保有人栽、有人管,栽得下、管得好。二是强化管护措施。出台新植树木管护办法,要求造林主体依据实际需要定期对树苗进行松土、割草、清杂等抚育管理,对损毁苗木及时进行补植补造,同时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三是严格管护结账。该市对每块造林地坚持每年两次检查验收,四月底检查苗木成活情况、十一月底验收苗木保存情况。只有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到90%的标准,才能兑现相关造林补助。通过此举有效防止了重栽植、轻管护的现象,确保了栽一片、绿一片、成一片,三年“绿满钟祥”造林面积保存率达到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