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西科汇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晓冬
从全国各地跑的媒体记者,到蜗居乡村的创业者,吴晓冬在第一时间凭借的是对环保事业的热爱和对创业的激情。当企业落地荆门后,吴晓冬面临着创业初期的各种挑战,他学会了协调、耐得寂寞。让他有信心的是,有多项专利作支撑,又是环保这一朝阳产业,还有荆门的舒适创业环境,他一定能把企业做大做强。
一家专利簇拥的环保公司
“当初决定辞职创业,我只花了差不多10分钟时间。因为我认定这个项目大有可为。”39岁的吴晓东谈起创业经历,很有激情,与他现在湖北西科汇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辞职时人民网记者的身份,似乎都不太契合。
吴晓冬所说的项目,与环保事业相关,属于朝阳产业。更具体点说,是针对秸秆综合利用的一系列专利。
如今,在屈家岭管理区一个算得上偏僻的地方,吴晓冬扎实经营着这家名为西科汇德的公司。
公司拥有很大的厂房,里面不仅堆放着各种农机,还有很多炉子。
吴晓冬一一向记者介绍着各种机器——
搂草机,是把秸秆聚拢在一起的。
打捆机,把秸秆打捆,基本上一捆就是500公斤。
捡拾车,把打好捆的秸秆拖走,回到厂房。
在工厂里,有粉碎机将秸秆进行粉碎。
秸秆成粉末状后,再进行压块,厂房里的压缩装备,可以将秸秆、花生壳等压制成木头样的块状,变成可供燃烧的燃料替代原煤。且能够循环利用,燃烧后的灰烬能够作为草木灰还田,解决土壤板结的问题。
吴晓冬说,这些都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具有知识产权的机器。它们把农民从繁忙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收集秸秆便不是难题了。
更重要的,是自主研发的炉具,拥有7项专利。公司的这个核心产品名为生物质采暖炉,能耐1800摄氏度的高温,热效率高达80.5%,在国内的各种炉具中排名第一。而且污染物排放低,燃烧过程中没有可视烟尘。另外,炉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整晚不添加燃料,非常适合民用。
吴晓冬说,企业的专利,特别适用于涉农企业。但秸秆的数量太大,不是一家企业能够消化掉的。他希望可以联动更多的企业,将公司的环保技术进行推广,解决秸秆综合利用难的共性问题。
一个炉子引发的创业激情
投身创业,吴晓冬真的只花了10分钟思考。以致于他的家人第一反应都是:你疯了!全家人刚刚搬到北京定居下来,怎么又往乡村跑?
在吴晓冬的说服下,家人还是支持了他的决定。父母重新搬回湖北红安老家,买了房子住下。他则只身来到荆门,在有中国农谷之称的屈家岭管理区开始创业打拼。事实上,他的妻子与孩子曾经陪他在屈家岭居住过一段时间,但考虑到公司离屈家岭管理区城区有点远,孩子上小学不方便,妻子还是带着小孩搬回红安老家去了。
激发吴晓冬创业的源头,其实是一个炉子的创意。
作为人民网的一名记者时,吴晓冬在石家庄采访一家专业从事新型节能高效清洁环保采暖炉的民营企业时,该民企老总介绍了公司研发的一款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炉具,这款采暖炉具有环保、高效、安全、节能、热效率高等特点,从使用效果看,降低大气污染效果确切,节能效果明显,在北方投入市场时,受到用户普遍欢迎。
身为媒体人的吴晓冬,第一时间想到了南方秸秆禁烧后的综合利用难题。几乎只花了10分钟,他就向介绍情况的民企老总说,“如果你愿意到南方拓展市场,我可以辞职帮你。”
民企老总大为感动,两人很快达成共识,决定把产品推向南方。吴晓冬更是第一个就推荐了湖北荆门。
一座拥抱创新创业的城市
吴晓冬说,之所以脑子里跳出的第一个创业目的地是荆门,缘于他和荆门的多次交集。
作为媒体记者,吴晓冬在湖北多个城市做过采访,其中荆门更是来过多次。吴晓冬说,2013年,人民网旅游频道主办“中国最美的油菜花海”评选活动,荆门荣膺第三名,便与他的采访报道息息相关。
所以,当吴晓冬把一家企业研发出高热能炉具,能将秸秆变成代替原煤的燃料使用的信息告知荆门,立刻引起一位分管市领导的兴趣,市领导很快组织专班赶到石家庄现场考察。随后,荆门市相关部门向这家民企发出招商引资的邀请。
作为新成立的湖北西科汇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2016年底吴晓冬来到荆门,并把公司地址选择在屈家岭管理区。
“荆门招商引资的力度很大,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也很好,现在看来,我当初选择荆门为试点城市是正确的。”吴晓冬告诉记者,在荆门这座热情拥抱创新创业的城市,又有丰富的秸秆资源,他的公司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西科汇德生产的炉具,被率先推广运用到贫困村、养老院、农家乐等场所。由于产品适用,西科汇德的名字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熟知,也让吴晓冬更有信心将企业做大。
一次面临不同挑战的创业
“创业与上班完全是两码事。一切都得从头开始,每天都有新的挑战。”吴晓冬对自己的创业经历进行了总结,也是与其他有志于创业的创客们的一种交流。
创业其实并不可怕。吴晓冬说,以前做媒体记者时,不时听到企业家抱怨做企业税收重、门槛高。但实际上,创新创业风起云涌,各地各级政府提速增效,企业得到的支持非常多,政策也越来越便利。
创业确实很艰辛。吴晓冬也承认。他举例子说,工厂建设时,他对很多细节并不了解,向下属提出要求后,让下属无所适从。事后才发现是自己考虑不周。自以为很简单的事情,实际上按流程办下来,并非一日之功。
创业要学会做专业的事。吴晓冬总结说,自己的专长是对市场的把握,所以现在他把研发和管理交给专业人士去做,自己主要负责市场推广。为此,他经常深入基层,员工为农户家安装、运行采暖炉时,他会亲自上门帮忙。吴晓冬说,只有自己熟知产品的性能,才能在推广时更好地与客户交流。
创业还要耐得住寂寞。吴晓冬完全摆脱了以前做媒体记者时东奔西跑的习惯。在企业里,由于地处偏僻,一到晚上就黑灯瞎火的,他却能静下心来,理性地思考企业发展措施。让他欣慰的是,在北京生活过的孩子,每次来看他时,非常乐意在田野里尽情撒欢,从不嫌弃这里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家人也对他从不理解到理解,从心疼到全力支持。
“向科技要效益,向节能要市场,向环保要生存,没有最环保、只有更环保。”吴晓冬表示,有发明专利作核心竞争力,有鱼米之乡提供广泛的原料,他相信,自己的环保事业会越做越好、越做越强。(记者 杨义杰 文/图)
责编:张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