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丨校园网贷请擦亮眼

如今,大学生通过网络金融平台借贷无力偿还的例子屡屡见诸报端。无需抵押、无需担保、马上放款……综观各种校园网贷,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学生消费是大多数校园网贷被诟病的主要原因。而校园网贷迎合了一些大学生容易接受的信用消费、分期付款消费观念。看似美丽的故事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很多大学生对借贷风险的认识不够,通过网贷平台获取贷款消费,陷入循环借贷当中。一旦无力及时还款,被暴力催收,很容易酿成极端事故。

最近,家住沙洋农村的老刘遇到一件烦心事,儿子在外地上大学时,因为被同学忽悠,在网上借了一笔贷款。一笔5000元的网贷,不到1年时间就变成了1.8万元。而且儿子在学校经常被催债公司电话骚扰,到后来每三天一次被辱骂恐吓……在各种高压催债方式下,老刘的儿子不得不找父母出面还钱。

记者走访了本地几所大中专院校,发现在校园内几处隐蔽的角落里,张贴着网络贷款小广告,多为“大学生贷款”“消费分期”等字样和二维码、联系电话。在看似简单的借款要求和轻松的分期还款之下,隐藏着学生们无法承受的利息暗涌。

校园网贷套路深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是许多人信奉的消费主张。新手机、新电脑、新衣服,五花八门的消费渴望吸引着大学生,只为了在同学面前“不逊一筹”,而往往忽略了自身能承受的消费极限。校园贷“无门槛、无监管、无标准”这些特点正好吸引了此类大学生人群。在广告诱惑下,他们缺乏免疫力,争相贷款。然而,在这看似低门槛、快速放贷的背后却是高额的“利滚利”。不少学生在发觉上当受骗时,已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同学都有过或曾经有过网贷经历。究其原因,有的同学是面临就业求职,需要制备求职的着装和物品;有的是为了报名参加各类培训、兴趣班;也有的是纯粹消费、娱乐,为花钱而花钱。面对3000-5000元不等的资金缺口,不少同学选择了校园网贷。

公开资料显示,国内首家互联网校园贷出现于2013年,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及其旺盛的消费潜力,让看好这一市场的资本蜂拥而至。但是,由于监管未能及时跟上,这一新生事物在利益驱动下越跑越偏,诸如“暴利借贷”“裸条事件”“暴力催收”等负面消息接二连三。

记者梳理了校园常见的各类网络贷款,发现目前大学生接触最多的还是网络小额信贷,其主要是诱导大学生盲目贷款、提高授信额度导致大学生陷入“连环贷”陷阱。校园网贷的利率普遍在20%-30%之间,是银行一年期基准利率的4.12-6.19倍,若学生不能按期还款发生违约行为,还须支付12%-18%(年化)的服务费,曾出现某大学生在校园借贷晚还6天1万元变4.2万元的案例。而消费分期,主要是利用少数学生自制力差,诱导学生过度消费。某大学生先后在多个网贷平台购买了电脑、手机等数码产品,每月要还的欠款超过千元,正常的生活开支都受到了影响,不得已之下,他只能“拆东墙补西墙”,最后债务“雪球”越滚越大,深受其害。

还有部分校园不良网贷平台风险控制措施不到位,存在借款人信息被盗用的风险,被冒用身份者可能会面对信用记录被抹黑及追债等问题。据报道,某地多名大学生信息被同学盗用在“分期乐”“名校贷”等多家网贷平台贷款,总金额近70万元。此外,不少诈骗团伙假借网络贷款的名义,以收取手续费、押金等名义骗取大学生钱财。据我市警方不完全统计,2017年,我市警方已接到4起在校大学生因网络贷款被骗的案件。

网贷整治需“开正门堵偏门”

近年来,大学生消费呈现多元化趋势。除了最基本的生活费用,他们还有社交、购物、通讯、培训和创业等方面的需求。而这些,都需要钱。

面对如此巨大的信贷需求,商业银行难道无动于衷吗?采访中,某国有商业银行个金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数年前,商业银行曾针对大学生信贷需求,推出了大学生专属信用卡业务,大学生可以通过专属信用卡进行小额的分期付款消费,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对大学生而言,信用卡授信额度太少,而且使用、还款都不方便;对银行而言,大学生逾期现象过于普遍,导致风险不可控。根据银监会2009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各大银行陆续停止了对大学生信贷业务的审批,大学生向银行借贷的渠道受阻。

这时,各类网络借贷机构则推出了所谓简单便捷的“校园贷”,只需要身份证、学生证等简单的证明材料,有的则异变为需要提供“私密个人照片”等,大学生社会阅历相对较浅、风险防范意识较弱,盲目天真地参与“校园网贷”,最终导致了出人意料的恶果。

面对肆意泛滥的各类校园网贷,各级监管部门及时出手。荆门银监分局局长杨小华告诉记者,2017年6月,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就要求,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制定整改计划,明确退出时间表。并提出,要制定正负面清单,明确校园贷市场参与机构。

杨小华告诉记者,面对大学生信贷需求,不能简单地叫停校园网贷来消除隐患,而是应该“开正门堵偏门”,引导正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有针对性地推出特色金融服务来满足大学生的信贷需求。目前,已有多家商业银行开通了网络信贷申请,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网银来申请信用贷款,额度在2000-8000元之间不等。

杨小华说,不良的“校园贷”理应取缔,但切不可以为“取缔了就万事大吉”。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下,应该畅通正规金融机构对大学生的小额信贷渠道,增加正规金融机构信贷的吸引力,同时优化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提升风险防控意识,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

来源:荆门日报

责编:文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