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新型“航母杀手”成建制列装 可配备核弹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李强记者郭媛丹】近日,关于火箭军某旅组织新型导弹授装接装仪式的报道引发广泛关注,央视多个频道、中国军网都进行了密集报道。报道中提到的中国新型中远程弹道导弹与2015年和2017年两次阅兵中出现的“东风-26”中远程弹道导弹特征高度相似。由此外界普遍认为,这标志着这种导弹经历将近三年的试装、试用后,达到了技战术要求,开始大批量列装。它将使中国的反航母防御圈,再向外拓展数千公里。
新型中远程弹道导弹正式列装
据央视网报道,近日,火箭军某导弹旅组织新型号导弹武器装备授装接装仪式,标志着该导弹旅由组建扩编、试装试用,转入全面形成作战能力的新阶段。报道称,这次整建制装备该导弹旅的武器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中远程弹道导弹。报道称,它核常兼备,可实施快速核反击,能对陆上重要目标和海上大中型舰船实施常规中远程精确打击,是我军战略威慑和打击力量体系中的新型利器,是作战部队“杀手锏”武器中的骨干力量。它的正式列装,标志着火箭军战略能力又有了新提升、发挥“三个战略作用”又有了新的战略选项。
央视七套的“军事报道”节目从另外一个侧面报道了相关消息:“新一代中远程弹道导弹武器系统近日成建制列装火箭军部队,这标志着火箭军杀手锏武器库又添新成员,战略能力有了新的提升。”根据报道中提到该旅最初试装试用,表明该旅或许是这型武器的首装部队,很可能参加了之前的两次阅兵,央视的后续镜头中,也出现了该导弹疑似进行阅兵训练的镜头。八一电视播放的画面中清晰显示,此次授装接装仪式现场,停放20多辆运输起竖发射车(如图)。根据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网站的报道,解放军之前装备一个旅大约需要16枚这种“双能力”(常规与核打击能力)导弹,显示该部队扩编后的导弹数量增加。
中国军事专家宋忠平1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此次报道中以旅为建制单位列装,说明该型导弹已经形成比较强的战斗力。他进一步解释称,“一般来说,如果以营为发射单元或火力单元,所拥有的导弹数量是有限的。如果以旅为建制,那么所拥有的导弹数量和规模将有很大提升,可以对目标实施饱和攻击。”
反航母梯队又添新成员
根据新闻中对该弹的介绍以及外形,外界普遍认为,此次成批装备的新型中远程弹道导弹可能为之前阅兵上出现的“东风-26”中远程弹道导弹。
宋忠平认为,该型导弹有两大用途:首先是可以对固定目标实施打击,其次是可以对海上大中型水面舰艇实施打击。
“东风-26”首次公开是在2015年。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军事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说明通过3年试装、试用,新型导弹达到了技战术要求,开始成批量列装。
对于“东风-26”弹道导弹正式列装的意义,宋忠平表示,该型导弹作为反水面舰艇的中远程弹道导弹和“东风-21D”中程反航母弹道导弹形成射程上的衔接,让中国的反航母梯队又多了一个新成员。同时,这也说明中国现在打造的反航母战斗部实际上可以作为通用战斗部,可以结合中国更多的弹道导弹形成反航母武器装备。这恰恰体现出中国反航母弹道导弹,已实现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
前述匿名专家认为,相对于“东风-21D”,“东风-26”的出现将中国的反航母防御圈再向外拓展数千公里,而且该导弹飞行速度更快、机动能力更强、突防手段更多。
“核常兼备”或成标配
《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报道中强调该导弹是一种“核常兼备”的弹道导弹。多家境外媒体此前也称该导弹具有模块化设计,可使用常规弹头或核弹头,是一种“双能力”导弹。有分析认为,未来,这种双能力导弹或许是一个发展趋势。宋忠平表示,该型导弹的双重能力对对手的威慑能力更强。火箭军的核常兼备就是既可以发射核弹头,也可以发射常规弹头,这其中包括反航母导弹、对重要交通要塞或地下掩体进行打击的导弹。所有这些导弹都表明火箭军现在所拥有的武器装备完全可以根据目标以及战争性质的需要换装不同的战斗部,实施不同的打击。“这意味着火箭军在常规军事冲突中可以发挥精确打击的使命和任务,在核战爆发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换装核弹头来实施二次核打击。”
此外,央视强调,火箭军几年来大力加强核反击与中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建设,多种新型导弹陆续装备部队,持续强化型号配套、射程衔接、打击效能多样的作战力量体系,“随时能战、准时发射、有效毁伤”核心能力稳步提升。
来源:环球时报
责编:刘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