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大地回春。县林业局抢抓植树黄金时节,强力推进精准灭荒,截至目前,全县共整地10432亩,造林7779亩,分别占计划造林任务12000亩的87%、65%。其中包括精准灭荒整地2868亩,造林1411亩,分别占任务3318亩的86%、42.5% ,实现了2018年植树造林工作开门红。
造林绿化重在“谋”。去年11月份由林业局班子成员带队组成了6个工作组到各包片乡镇开展调研指导,摸清更新造林底数,掌握新增造林地段、空间,编制了2018年作业设计和作战指挥图,提前定好全年造林的总盘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林业绿化工作,今年出台了全县“精准灭荒”三年行动方案,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全县国土绿化暨“精准灭荒”行动专项推进会,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吹响了精准灭荒的“冲锋号”。
大员上阵造势“浓”。3月12日,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克雄等县“四大家”领导,同县直各单位1000多名干部职工一起到曾集镇潘集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当天上午共栽植香樟、红叶石楠等苗木3000多株,把潘集湖国家湿地公园周边装点得生机盎然,迅速掀起了植树造林的热潮,营造浓厚的植绿氛围。
消灭荒山围绕“准”。按照“精准灭荒不留死角、不留空地,境内荒山应绿尽绿”的目标,全县将在三年内完成已经核实上报的14209.2亩荒山绿化任务。马良矿山就是其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我们因地制宜,对一批已关停废弃的采石矿区及周边,采取挖坑填土,补植补造等方式,栽植湿地松、樟树、女贞以及枫杨、刺槐等耐瘠薄乡土树种 200 余亩,计划用三年时间,恢复生态环境。
创新机制引领“新”。创新投入机制,搭建林业融资平台,以“大项目”助推“大造林”。县政府投资2000万将江汉运河南岸绿化带扩宽40米,规划栽植银杏、意杨等1000亩,目前已签订九年土地流转合同,正在开挖界沟,3月底前完成造林任务,项目建设完成后移交国有林场管理;后港镇安坪村引进新型经营主体,在300亩连片荒山上整体规划,打造“鸣闻天下茶花观光园”,目前整地己全部完成,栽植茶花、樟树、红叶石楠等160亩。
示范带动瞄准“精”。抢抓植树造林时机,着力打造精准灭荒示范样板。潘集湖中心路绿化带正在火热建设中,将中心路两侧各20米(折合面积300亩)土地全部流转,遵循乡土化、林荫化、彩色化、冬青化的原则,栽植樟树、桂花、垂柳、紫薇、红叶石楠等开花变色树种,确保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处处有景。截止目前,已完成土地流转、平整工作,栽植各类树木1万余株。高阳镇季桥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主动争取林业、财政部门支持,目前已整合46户居民,完成2个小游园的整地工作,栽植樟树1000株、栾树500株、紫薇300株。
包联督办突出“实”。实行“包联督办,督到镇村,一定三年,年度考核”的督办工作责任制,成立督办小组,实地督办各地任务是否分解落实到乡镇村组、山头地块、道路、村庄“四旁”,核查造林进度和质量,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严把规划、整地、苗木、栽植、管护关,确保精准灭荒任务落实、造林落地、各项目标如期完成。 (沙洋县林业局 李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