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高新区·掇刀区麻城镇乡村能人回归现活力

2月6日,大型公益活动“新春送祝福,惠农乡村行”走进麻城镇雷集片区,来自荆港、雷集、丁店、官湾等8个村的900多名村民欢聚一堂,欣赏节目的同时感受麻城镇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的丰硕成果。这一切,得益于麻城镇一个个乡村能人……

张茂林:雷集村的致富“领头雁”

“今年过年回来么,镇里腊月25、26举办回乡人员联谊会,邀请你参加啊”2月7日,雷集村书记张茂林逐一给10多名雷集村在外务工人员的电话。

2011年10月,雷集村委换届,急需要重新选一名有威望、稳得住民心的村支书。已外出经商8年的张茂林被组织部门和村里的老党员、群众代表相中,毅然担起了重任。上任之初,张茂林瞄准改造村庄和发展产业,开始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动作:对雷集小集镇进行了重新规划,筹资37万元安装了道路两旁的下水道;投资4万元建起了候车亭;投资10万元修建了污水处理设施;投资115万元改造了道路,安装了25盏太阳能路灯;投资180万元新建占地3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引进了湖北炎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1000余亩,发展稻鳖虾综合产业,引导15户贫困户到公司务工,增加收入。几年时间,雷集村先后获得 “省级美丽示范乡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红旗党支部”等殊荣,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陈刚:“后进村”到先进村的华丽蜕变

提起丁店村的陈刚,村里的老党员们无不竖起大拇指,“年纪轻轻,有能力,能吃苦,为我们村里做了不少实事。”

今年38岁的陈刚早年在东莞一家外资企业任管理职务。丁店村因为种种原因,2016年,村支部书记空缺一年多。麻城镇党委找到陈刚,希望他能够接手村书记一职。那年春节回家,陈刚亲眼目睹村里的现状后,毅然辞职回到了家乡。

《学习制度》《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值班制度》……一上任,陈刚就拿出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为让村干部工作变被动为主动,丁店村建立了工作日志,规定每名委员必须记录每天所做的工作,甚至做到什么程度,没有工作的时候,必须主动谋事找事。

村民庹发兵掰着指头数:邀请农技师为村民培训农业技能、为实现造血功能,在村里发展光伏产业、修建了文化广场……

经过一年的努力,曾经还是三类支部的丁店村,在全镇2017年综合考评中跃居第5,步入21个村(场、区)的第一方阵。

刘芝华:荆港村的“甜蜜依靠”

荆港村位于麻城镇最南边,由于地处偏僻,一直没有特色产业。2008年,时任一个石料厂厂长的刘芝华在村民的期盼下,回到荆港村。

2012年,在刘芝华的说服下,在荆门城郊种植蔬菜的李卫华回到荆港老家,投资20多万元兴建甜瓜种植大棚。为带动里农户,刘芝华带领李卫华主动找到家境困难的邻居李云林,表示可以免费为他搭建2个大棚种甜瓜。在村支部的劝说和帮助下,李云林试着种起了甜瓜,没想到一季的纯收入达3000多元。随后,村里人纷纷加入,很快,甜瓜种植面积从增加到200亩。2013年,荆港村成立荆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达到13户。

因物美价廉,荆港甜瓜渐渐声名远扬,产品实行了农超对接,外地商贩也纷纷前来抢货,常常供不应求。“我们打算注册“岗斗山”商标,实行品牌化销售,力争5年内带动荆港村半数以上农户发展大棚种植甜瓜。”刘芝华自信满满。(朱丰 周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