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荆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7年,荆门市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走质量效率优先的发展道路,在压实总量、调整存量上下功夫,工业经济经历换挡阵痛期,呈现出“稳中趋缓、稳中提质”的态势。

1、重点企业快速增长

1-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百分点。其中全市97家大中型工业企业(重点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分别较今年初、上半年回升2.4个、1.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累计增加值增长3.7个百分点。

2、重点行业拉动明显

2017年,全市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3298亿元,同比增长11.8%,高于去年2.4个百分点。全市35个大类行业中有26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增长面74.3%,其中20个行业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农副食品加工、石油加工、通用设备制造四大行业拉动全市增加值增长6.4个百分点。

3、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90家,同比增加49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5%,快于去年5.8个百分点,快于规模以上工业20.9个百分点。新兴行业发展继续加快,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专用设备、医药制造、汽车制造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84.3%、21.2%、13.5%、8.3%;新增许多新兴行业产品,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移动通信手机等产品实现零突破。大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完成三聚环保与盈德气体、凯龙楚兴与晋煤金楚等30项兼并重组工作。

4、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77个,超全年目标计划47个;新竣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33个,超全年目标计划13个。全年完成工业投资962亿元,同比增长25.5%,快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8.6个百分点。新投产新增产值2000万元以上工业增长点项目607个,完成产值546.2亿元,超预期产值(419亿元)127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7%。扎实推进重资产建设,全年策划重资产项目60个,开工建设面积721.6万平方米,建成616.6万平方米,在建10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39家,签约99家。包装策划重点工业技改项目项目,394个项目被纳入湖北省传统产业导向计划项目库。

5、企业质效有所提升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10家,比上年同期新增100家,拉动全市累计增加值增长1.8个百分点,贡献率达22.2%。产值过亿元企业571家,其中,10-20亿元28家,20-50亿元11家,50-100亿元2家(新洋丰、格林美),产值过百亿1家,荆门石化完成产值246.5亿元,同比增长26%。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114.5亿元,同比增长11.2%,高于去年同期4.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7.8%,高于去年同期4.8个百分点;完成税金142.3亿元,同比增长4.8%,高于去年同期6.1个百分点。

6、供给侧改革效应趋显

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趋显,去产能方面: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计划用2年时间煤炭生产企业全部退出,我市全年关停煤矿5对,压减产能39万吨;淘汰京兰水泥45万吨/年熟料生产线。降成本方面:通过开展专项行动大督查、大跟踪、大监督,促进企业清费减税、降本增效取得积极进展。全年为企业降低成本93.7亿元。积极争取电力直接交易,为29家企业申请直供电24.74亿千瓦时,节省电费开支7500万元。补短板方面:实施荆门市“互联网+制造业”、“百企技改”行动等,促进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1-12月全市完成工业技改投资380亿元,同比增长46.1%,快于去年10个百分点,比上半年、一季度分别加快32.7个、30.8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比重为39.5%。

7、服务环境更加优化

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创优服务促发展”活动,34名市“四大家”领导率领100家市直单位包联重点企业解决困难成为常态。在全省率先发布了促进招商引资、推动创新发展的“十项政策”,着力破解融资难题,全年共开展6次政银企对接活动,220家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参加,为其中62家企业协调解决银行贷款24.5亿元。出台《荆门市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工程实施方案》,新洋丰等5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隐形冠军”,楚大机电等9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科技小巨人”,美丰化工等13家企业被认定为“隐形冠军培育企业”。组织800家企业开展培训9场次,开展“企业家进名校、进名企”活动,62名优秀企业家参加浙江大学管理培训,45名优秀企业家赴宁波考察学习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经验。

来源:荆门经信委8718

责编:李琳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