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 越——“农耕文明摇篮”解读

农耕文明摇篮、道家思想源头、健康养生福地、通用航空新城是我市着力打造的四张文化名片,对荆门市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这四张文化名片,植根荆门历史,契合荆门现实,昭示荆门未来。

5300年前,在荆门屈家岭这片沃土上,一支被称为三苗氏的远古部落在此休养生息,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屈家岭文化”。他们种下了世界上最早的稻谷,让屈家岭成为长江中游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从远古到今天,荆门农业技术经历了怎样的变迁?让我们穿越时空去见证——长江,经过数千万年的奔流,在中下游地区形成了一片富饶的土地。

肥沃的土地孕育了丰富的物种。5300年前,远古部落三苗氏发现了位于大洪山南麓与江汉平原交接处的这片沃土。

树上数不清的果子,丘陵里奔跑的小兽……吸引着三苗氏迁徙至此。

黎出生时,他的先祖已经在这里生活了1000多年。跟随狩猎队出去多了,黎在儿时就认识了山岗上每一种植物。春天,有种花很香,吃上去有点涩;夏天,树上的虫子很肥美;秋天最好,满树的果子,摘都摘不完。可惜能储存的食物很少,冬天最难熬。

不多的食物里,黎最喜欢一种小果实。一小把用水煮熟,能堆满一陶罐,很顶饿。后来,部落里的人发现,这种小果实种在平地里,一粒能收获一大把果实,就开始尝试着种植。从此,冬天不再挨饿了。

黎没想到,这一粒果实会成为养育人类的最主要的农作物——水稻。

(一)春播秋收。几千年的发展中,一年种植一季水稻成为荆门农民的传统。

20世纪80年代,农民种田讲的是“双百斤”。一亩田施100斤碳铵、100斤磷肥,亩产一路高涨。1983年,荆门成立地级市后,全市粮食总产平均每年以超1亿斤的速度递增,成为“南方稻区售粮之冠”,亩产1200斤以上的杂交稻全面占据荆门农田。

丰富的水稻资源催生了一大批米业加工厂。要想销量好,就要在品质上做文章。市场倒逼企业,企业开始推动农民更换受市场欢迎的水稻品种,俗称优质稻,也就是粳稻。

2017年8月,漳河新区双喜街道谭店村双福生态农业园里,水稻已经泛黄。负责人袁涛开始准备收获。

“这一片500亩种的是优质稻鄂中5号。”袁涛说。他在2005年试种优质稻时,因为亩产仅仅400公斤,几乎让他放弃。“米厂收购的价钱都是一样,产量低收成就少。”袁涛说。

2007年,市农业局联合湖北兴农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谭店村发展订单种植,1000亩的优质稻,每斤收购价格比杂交稻高出0.1元。“优质优价”的水稻收购市场逐渐形成。荆门的水稻品种发生了集中更替,到2016年,荆门优质稻种植面积达194万亩。

技术的日新月异,让农民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一种一收。如何能像种草一样,种一次收多次?

沙洋县毛李镇毛李村村民陈启贵家水稻种得较早,8月前就要联系好收割机,一年请2次,9月一次,10月一次。

2012年,农口部门开展再生稻品种再生能力、高产配套技术、配套高效模式等方面的试验研究。毛李镇由于水源条件较好,成为沙洋县再生稻试验示范乡镇。陈启贵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一年种的2亩地收了近1000斤粮食,米厂按2元/斤的价格收购,短短的2个多月,就赚了2000元。随着种植技术的提高,再生稻两季亩产也从最初的1000斤发展到现在的2000斤。种植中稻—再生稻,一亩田纯收入超过2100元。生活在5000年前的黎应该想不到,他充饥的美食还能玩出花样。

“稻虾连作”“香稻嘉渔”……2016年,全市农业“一高三新”面积突破220万亩。

种植技术的飞越,让人们从土地上获得了更多的满足感。

(二) 在黎的时代,吃饱是最高奢求,食物里有没有油,无法在意。

今天人们获得油脂的方式很多,但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来说,菜籽油的香味是记忆里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油菜的种植技术推广上,荆门一直走在全省前列。2016年,荆门市将双低油菜保护区范围从沙洋县、钟祥市、京山县和掇刀区4个种植面积超过20万亩的县(市、区)扩展到全域。去年底,全市双低油菜种植面积161万亩,占油菜已播栽面积的95.4%。双低油的大面积推广,让4月的荆门徜徉在花的海洋里,金黄的油菜花随风摇曳。

5月,收割下来的油菜要经过晾晒、脱粒等程序后,农民才能收获一颗颗如珍珠般的果实——油菜籽。 这时一项新的技术在荆门高新区·掇刀区团林铺镇洪桥村试验示范成功。

5月9日,4组村民杨道军的田里,几台大型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田里的油菜被连秆“吃”进去,油菜籽则留在机器“肚子里”。

“最开始种的是普通油菜,后来农业部门推广了双低油菜(含芥酸低、硫甙低),今年我种的品种更好,是高油酸的,可增收1000元以上。”杨道军说。

“跟荆门普及的双低油菜籽比,高油酸油菜的油酸含量要高出12%左右。”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周永明说,从营养价值上讲,高油酸菜籽油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从加工角度上讲,高油酸菜籽油热稳定性很好,利于保存、运输。

2014年,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荆门民峰油脂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高油酸油菜转让与联合开发协议书。2017年示范面积达1200亩。

“目前,根据检测这个品种的油酸含量已达到橄榄油水平,预计这种菜籽油比普通菜籽油售价要高出一倍。”民峰油脂公司董事长邓明峰说。科技能有效、直接地促进增收,这一点荆门农民深有感触。

从2012年开始,我市开始积极引进农业科技人才,制定、落实引进农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高端人才激励政策,至今先后建立了37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其中涉农工作站24个。扎实开展院市合作,先后与中国农科院等18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签订院市合作协议开展战略合作。

当年2月,荆门油菜院士工作站建立后,傅廷栋院士在荆门建立了油菜新品种试验示范、轻简化及机械化、精深加工试验示范等多个基地。仅2013年推广“华油杂2号”新品种就带动近10万亩油菜增收2000万元,订单企业增收2800万元……

在荆门,农民收入增长的背后总有科技的身影。

(三) 就像黎不敢想象,几千年后不再需要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驾驶农机几十年的李京山也不敢想,坐在驾驶室可以不看方向,不握方向盘。

5月18日,屈家岭管理区易家岭办事处三合村,李京山正在为棉花开沟播种做准备。

安装了北斗定位自动驾驶系统的拖拉机外观上与普通拖拉机一样,只是驾驶室里多了一个黑色显示屏。当红色的行驶路线与黑线开沟线重合时,拖拉机就按照既定的路线行驶,开出笔直沟。

各地适用数据显示,使用北斗系统能大幅提高拖拉机功效和利用率,使每台拖拉机增加作业量10%左右。同时,采用自动导航技术,大幅降低农机作业垄间重叠、遗漏,平均每亩直接效益在10元左右。

在黎的认知里,天空翱翔的是鸟,人类只能靠脚行走。

京山县的村民罗军不会飞,可是他手中的操作器,能遥控着一架八旋翼植保无人机超低空飞行。这台无人机时而悬停、时而转动,农药均匀地喷洒在小麦叶片上。

从魏晋南北朝时用盐水浸种和捕食性天敌除虫,到今天利用机械喷施高效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与农作物相伴出现的是各种病虫害,而与病虫害相伴的则是防治机械不断的提档升级,从地面到空中!

2015年,罗军扔掉了靠人工背的手压式喷雾器,花费近10万元订购了一架无人机,并专程学了操作技术。

这台植保无人机每次携带20斤农药,在农作物上方一米左右的高度快速飞行,喷洒农药宽度约5米。植保无人机产生的下压气流可将农药高度雾化,均匀地喷洒在农作物茎叶、背面和根部上,5分钟就能完成10亩农田的喷药任务。

比植保无人机飞得更高的,是荆门农航站的农用飞机。

上世纪80年代末,湖北省第一家通航公司在荆门成立,从那一天起,荆门1.24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植物就有了空中保护伞。

农业科技的发展,让农机完全融进了农业生产。开沟、播种、施肥、打药、收割……机械逐渐代替人工,在荆门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77%,到2020年将达到82%。

(四) “家”,是甲骨文象形字,上面“宀”表示屋顶,下面是“豕”表示猪。屋顶有瓦,屋内有猪就可称为“家”。

在黎看来,猪是上天赐予的礼物,因为可以豢养。上世纪50年代,考古学家在屈家岭管理区西古柏树附近,发掘出大量红烧土、陶器和石器,其中除了稻作,还发现了大量家猪的牙齿,这说明当时饲养业较发达。

余致华,一个地道的“猪倌”。 “20年前,养猪是个好门道,虽不能暴富,但比种田挣的钱多一点。”余致华说。

余致华在赚钱后,没有马上翻新住房,而是新修了猪舍。2012年,他又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了猪舍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京山共富生猪养殖场,养殖场年出栏仔猪1万头、商品猪5000头,年产值达800万元。

樊孝华的养殖场规模更大。

屈家岭管理区陈湾10万头生猪生态养殖示范园从建设之初就预示着它的不同。每栋猪舍都吊了顶,猪栏前面是一排喂料设备,地板上全是漏缝,两边墙上装着各种大小水帘。 “整个猪舍有三套循环系统,根据内部温度不同分别启动。”樊孝华说,控温系统的电机都在吊顶里面,由电脑根据猪舍内的温度,启动不同设备来实现猪舍通风,可以节省电能1/3左右。

除了控温系统,养殖场还有全自动料线系统,可自动调整不同猪群的饲料供应;全漏缝地板设计及相关技术将使污染和排放降到最低,沼液自动喷灌周边万亩桃园。“机器换人”,让40个工人轻松养着10万头猪。

在不同的领域,智慧的荆门人把科技融进农业发展中,成果的转化,让农业开始了飞越。

责编:张凤娇